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尚鉑表面處理生產線項目
環境影響報告書
(公示版)
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CCTEG CHONGQING ENGINEERING(GROUP)CO.,LTD.
二0二二年五月
概 述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位于重慶市銅梁工業園內,為《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銅梁工業園區電鍍集中加工區,由重慶市經濟委員會渝經函[2010]229號批準設立。2014年,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委托編制了《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原銅梁區環境保護局出具了批復文件(渝(銅)環準[2014]21號);2019年,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委托編制了《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出具了批復文件(渝環函[2019]769號)。規劃的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占地約260畝,分三期開發建設。目前表面工程科技園一期工程和部分二期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現階段入駐企業33家,現有基礎設施及廢水處理站處理余量表明科技園有能力接納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表面處理生產線的入駐。
由于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具有良好的建設條件,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擬在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1幢1-7單元內實施“尚鉑表面處理生產線項目”,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條掛鍍化學鎳生產線(處理規模6.0萬m2/a)、1條銅件化拋生產線(處理規模4.8萬m2/a),水電汽等公用工程以及廢水處理工程均依托表面工程科技園的設備和設施。
2、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過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等有關規定,該項目需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建設單位)委托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我公司”)承擔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于2022年3月組織評價人員深入現場踏勘,收集基礎資料(包括項目設計資料、背景監測資料等),詳細調查項目周邊環境現狀,并對本工程進行仔細分析,在此基礎上編制了《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尚鉑表面處理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3、初步分析判斷
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分析,項目符合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及規劃環評相關要求,符合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評及批復相關要求,符合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及其審查意見要求,選址合理;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等產業政策的要求;符合《電鍍行業清潔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相關要求,符合重金屬污染防治相關要求。
4、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
無土建施工僅有設備安裝,施工期環境影響簡單;營運期主要關注電鍍生產產生的含重金屬電鍍廢水、酸性廢氣以及環境風險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暫存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
5、環境影響報告書主要結論
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尚鉑表面處理生產線項目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符合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項目位于銅梁工業園區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符合園區規劃。本項目采取的生產工藝先進,符合清潔生產要求,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均實現達標排放或妥善處置;預測結果表明,達標排放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項目總量控制指標在園區總量控制的范圍內。因此,從環保角度考慮項目選址合理,建設可行。
6、感謝
本次評價工作過程中得到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生態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銅梁區生態環境局、銅梁區生態環境監測站、銅梁高新技術開發區(原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管委會、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等單位、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設計單位、業主單位的積極配合。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1 總 則
1.1 評價原則
突出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頭預防作用,堅持保持和改善環境質量。
(1)依法評價原則。貫徹執行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規劃等,優化項目建設,服務環境管理。
(2)科學評價原則。規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科學分析項目建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尋求總量替代,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3)突出重點。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內容及其特點,明確與環境要素間的作用效應關系,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審查意見,充分利用符合時效的數據資料及成果,充分與規劃環評相結合,對建設項目主要環境影響予以重點分析和評價,引用規劃環評的評價結論。
1.2 總體構思
(1)工程為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內的電鍍項目。評價工作將以本項目工程分析為重點,分析工藝過程及排污特征,估算污染物排放量,廢氣治理措施的技術的經濟可行性、合理性,分析清潔生產等級。項目廢水依托園區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因此重點分析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可依托性。
(2)利用《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中區域的環境狀況調查結果,分析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進一步防治污染的措施,并反饋于工程設計和建設中,從而為工程建設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本項目廠房已建成,僅涉及土建工程,故對施工期進行簡單評價。
(3)項目生產用房租賃園區現有標準廠房934.36m2,不新增土建工程,不涉及的拆遷安置環境影響、水土保持方案及生態環境影響、建設期環境影響等內容,本次評價不再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價。
(4)由于項目位于園區1幢1-7單元,生產廢水由園區進行統一分類收集、貯存和處理,污染影響已經納入科技園區環評中進行了評價,本次評價在結合科技園區評價的技術上,結合現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進行分析、評價。
(5)項目廢水全部進入表面處理園區廢水處理站集中處理,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驗收,根據入駐企業情況,對廢水處理站做可接納分析。項目廢水排放量較少,考慮到《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和《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中已針對園區外排廢水,對淮遠河做了詳細的預測,因此,本次評價簡化地表水評價,引用其結論進行說明。
(6)重點分析項目車間級的風險源及項目采取的防范措施。
(7)項目位于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已依法開展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且該建設項目性質、規模等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審查意見,本項目的公眾參與簡化開展。
1.3 評價依據
1.3.1 環境保護法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訂版,2018年10月26日施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二次修訂);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訂);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7月1日施行);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訂);
(9)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2021年3月1日施行)。
1.3.2 國家行政法規、規章及政策性文件
(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2號);
(2) 《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
(3) 《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
(4) 《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
(5) 《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
(6)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發改西部[2017]89號);
(7) 《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
(8)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45號);
(9)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10) 《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令第23號);
(1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
(12) 《關于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準入的通知》(環辦[2014]30號);
(13)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
1.3.3 地方行政法規、規章及政策性文件
(1) 《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2017年3月29日);
(2) 《重慶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270號),2013年);
(3)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辦發[2007]286號);
(4) 《重慶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規定》(渝府發[2016]19號);
(5) 《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轉重慶市地表水環境功能類別調整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12]4號)及《銅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梁縣地面水域適用功能類別劃分規定的通知》(銅府辦發[2006]70號);
(6)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主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的通知》(渝辦〔2011〕92 號);
(7)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訂)的通知》(渝辦發[2012]142號);
(8)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 “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渝府發[2016]34號);
(9)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15]69號);
(10)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產業投資準入工作手冊》(渝發改投[2018]541號);
(11)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嚴格工業布局和準入的通知》(渝發改工[2018]781號);
(12) 《環境保護局關于重慶市排污口規范化清理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渝環發[2012]26號);
(13) 《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7年6月1日實施)。
(14) 《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渝推長辦發〔2019〕40號);
(15) 銅梁區落實“三線一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
(16) 《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2020年10月1日實施);
(17) 《重慶市銅梁區環境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2017~2025年)》(銅府辦〔2019〕50號);
(18) 《關于印發重慶市銅梁區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的通知》(銅府辦〔2018〕154號);
(19) 《銅梁區小安溪流域水體限期達標方案(2018-2020年)》(銅府辦〔2019〕148號);
(20) 《重慶市環境保護局關于表面處理園區環境保護管理有關問題的函》(渝環函〔2011〕580號);
(21)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重點行業執行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渝環[2018]297號);
(22)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涉重總量指標來源》(渝環辦〔2019〕290號);
(23)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落實電鍍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要求的函》(渝環涵[2021]19號)。
1.3.4 技術規范與技術文件
(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2.1-2016);
(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
(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
(4)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2.4-2009);
(5)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19-2011);
(6)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6);
(7)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
(8)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
(9) 《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7年 第43號);
(10)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0]113號);
(11) 《電鍍行業清潔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2015);
(12) 《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13) 《電鍍廢水治理適宜技術指南(2017年版)》(渝環辦[2017]665號);
(14) 《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電鍍》(HJ984-2018);
(15)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鍍工業》(HJ985-2018);
(16)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電鍍工業》(HJ855-2017)。
1.3.5 相關規劃及規劃環評
(1)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版)》及其環評批準書,渝(銅)環準[2014]21號;
(2) 《重慶銅梁高新區銅梁片區及全蒲片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報批版)及其審查意見(渝環函[2019]94號);
(3)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報批版)及其審查意見(渝環函[2019]769號)。
1.3.6 工程資料及支持文件
(1) 重慶尚鉑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尚鉑表面處理生產線項目設計資料及項目備案證;
(2) 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已入駐企業基本情況及產排污情況;
(3) 其他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文件;
1.4 環境影響因素及評價因子識別
1.4.1 環境影響因素
項目施工期主要為地坪處理和設備安裝,營運期地表水環境、環境空氣等5個因子的環境影響識別見下表。
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因素識別見表1.4-1。
表1.4?1 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篩選表
環境因子 時段 | 地表水 環境 | 地下水 | 環境 空氣 | 環境 噪聲 | 固體廢物和土壤 |
營運期 | -2L | -1 | -2L | -1 L | -1 |
(2)表中影響關聯程度用數字1、2、3、4、5表示,1表示輕微影響,2表示可接受影響,3表示中等影響,4表示較大影響,5表示重大影響。
(3)表中“S”表示短期影響,“L”表示長期影響。
(4)表中所示的關聯程度為經治理后的污染影響關聯程度。
1.4.2 評價因子識別
擬建項目的施工期僅地坪處理和安裝設備,因此其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考慮營運期,據此分析的結果匯總見表1.6-2,各類影響的類型和程度見表1.6-3。。
(1)環境現狀評價因子
環境空氣:SO2、NO2、PM10、PM2.5、CO、O3、氯化氫;
地表水:水溫、pH、溶解氧、高錳酸鉀指數、COD、BOD5、氨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桿菌、流量、電導率;
地下水:八大離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揮發性酚類、耗氧量(CODMn)、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酸鹽、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溶解性總固體、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鎘、汞、鉛、砷、總硬度、鐵、鉻(六價)、銅、鋅、鎳、銀、錫、鈷;
聲環境:等效A聲級;
土壤:《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中表1的45項因子、鈹、鈷、氰化物、石油烴(C10-C40);
底泥:pH、銅、鉛、鉻、鋅、鎳、鎘、砷、汞。
(2)影響評價因子
大氣:氯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氨;
地表水、地下水:pH、COD、石油類、總磷、氨氮、總氮、六價鉻、總鋅、總鎳、總銅、氟化物;
聲環境:等效A聲級;
固體廢物: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
土壤環境:pH、鋅、鎳、六價鉻、鉻、石油烴類。
1.5 環境功能區劃及評價標準
1.5.1 環境空氣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
環境空氣評價范圍現狀及規劃影響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需要特殊保護區域,評價區域為二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區域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氯化氫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表 D.1。
表1.5?1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
序號 | 污染物項目 | 平均時間 | 濃度限值 | 單位 | 備注 |
1 | SO2 | 年平均 | 60 | μg /m3 | GB3095-2012二級標準 |
24小時平均 | 150 | ||||
1小時平均 | 500 | ||||
2 | NO2 | 年平均 | 40 | ||
24小時平均 | 80 | ||||
1小時平均 | 200 | ||||
3 | CO | 24小時平均 | 4 | mg/m3 | |
1小時平均 | 10 | ||||
4 | O3 | 日最大8小時平均 | 160 | μg/m3 | |
1小時平均 | 200 | ||||
5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小時平均 | 150 | ||||
6 | PM2.5 | 年平均 | 35 | ||
24小時平均 | 75 | ||||
7 | 氟化物 | 1小時平均 | 20 | ||
8 | 氯化氫 | 1小時平均 | 50 | μg/m3 | 參照HJ2.2-2018表 D.1執行 |
24小時平均 | 15 | ||||
9 | 氨 | 1小時平均 | 200 |
1.5.2 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
本項目主要涉及的水域為淮遠河,根據《重慶市地面水域適用功能類別劃分規定》(渝府發[1998]89號)、《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轉重慶市地表水環境功能類別調整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12]4號)及《銅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梁縣地面水域適用功能類別劃分規定的通知》(銅府辦發[2006]70號)等規定,淮遠河評價河段地表水域適用功能類別劃分情況見表1.5-2,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V類標準,標準值見表1.5-3。
表 1.5?2 地表水域適用功能類別劃分
水域名稱 | 水域范圍 | 適用功能類別 | 備注 |
淮遠河 | 土橋、河灘 | Ⅳ類 | 工業用水 |
表 1.5?3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 單位:除pH和糞大腸菌群外,其余均為mg/L
序號 | 項目 | Ⅳ類 | 序號 | 項目 | Ⅳ類 |
1 | pH | 6~9 | 13 | 鉛 | ≤0.05 |
2 | DO | ≥3 | 14 | Cr6+ | ≤0.05 |
3 | COD | ≤30 | 15 | 硒 | ≤0.02 |
4 | TP | ≤0.3 | 16 | 鎘 | ≤0.005 |
5 | BOD5 | ≤6 | 17 | 汞 | ≤0.001 |
6 | 硫化物 | ≤0.5 | 18 | 揮發酚 | ≤0.01 |
7 | 氰化物 | ≤0.2 | 19 | 氟化物 | ≤1.5 |
8 | 石油類 | ≤0.5 | 20 | 砷 | ≤0.1 |
9 | 氨氮 | ≤1.5 | 21 | 鋅 | ≤2.0 |
10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 ≤0.3 | 22 | 高錳酸鹽指數 | ≤10 |
11 | 糞大腸菌群(個/L) | ≤20000 | |||
12 | 銅 | ≤1.0 |
1.5.3 地下水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
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地下水質分類,評價區域地下水執行GB/T14848-2017 Ⅲ類標準,標準值見表1.5-4。
表1.5?4 地下水質量標準限值 除pH、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外,其余均為mg/L
序號 | 項目 | 標準限值(mg/L) |
1 | pH | 6.5~8.5 |
氨氮 | 0.5 | |
3 | 硝酸鹽 | 20 |
4 | 亞硝酸鹽 | 1 |
5 | 揮發酚 | 0.002 |
6 | 氰化物 | 0.05 |
7 | 總硬度 | 450 |
8 | 氟化物 | 1 |
9 | 氯化物 | 250 |
10 | 耗氧量 | 3 |
11 | 溶解性總固體 | 1000 |
12 | 硫酸鹽 | 250 |
13 | 砷 | 0.01 |
14 | 汞 | 0.001 |
15 | 鎘 | 0.005 |
16 | 六價鉻 | 0.05 |
17 | 鐵 | 0.3 |
18 | 總大腸菌群 | 3MPN/100ml |
19 | 菌落總數 | 100CFU/mL |
20 | 鉛 | 0.01 |
21 | 銅 | 1.0 |
22 | 鋅 | 1.0 |
23 | LAS | 0.3 |
24 | 氰化物 | 0.05 |
25 | 鎳 | 0.02 |
26 | 銀 | 0.05 |
27 | 鈷 | 0.05 |
1.5.4 聲環境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
項目位于工業園區,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3類標準,即晝間65dB (A)、夜間55dB (A);科技園區北廠界臨交通干線(銅合路),臨交通干線一側執行4a類標準,即晝間70dB(A)、夜間55dB(A)。
表1.5?5 環境噪聲標準限值 單位:dB(A)
類別 | 適用區域 | 晝間 | 夜間 |
3 | 工業區 | 65 | 55 |
4a | 交通干線道路兩側 | 70 | 55 |
1.5.5 土壤環境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
調查范圍均位于工業園區內,屬于工業用地,執行《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中第二類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
表1.5?6 土壤質量標準限值 單位:mg/kg
序號 | 污染物項目 | 篩選值 | 管制值 | |
第二類用地 | 第二類用地 | |||
基本項目 | 重金屬和無機物 | |||
1 | 砷 | 60 | 140 | |
2 | 鎘 | 65 | 172 | |
3 | 鉻(六價) | 5.7 | 78 | |
4 | 銅 | 18000 | 36000 | |
5 | 鉛 | 800 | 2500 | |
6 | 汞 | 38 | 82 | |
7 | 鎳 | 900 | 2000 | |
揮發性有機物 | ||||
8 | 四氯化碳 | 2.8 | 36 | |
9 | 氯仿 | 0.9 | 10 | |
10 | 氯甲烷 | 37 | 120 | |
11 | 1,1-二氯乙烷 | 9 | 100 | |
12 | 1,2-二氯乙烷 | 5 | 21 | |
13 | 1,1-二氯乙烯 | 66 | 200 | |
14 | 順-1,2-二氯乙烯 | 596 | 2000 | |
15 | 反-1,2-二氯乙烯 | 54 | 163 | |
16 | 二氯甲烷 | 616 | 2000 | |
17 | 1,2-二氯丙烷 | 5 | 47 | |
18 | 1,1,1,2-四氯乙烷 | 10 | 100 | |
19 | 1,1,2,2-四氯乙烷 | 6.8 | 50 | |
20 | 四氯乙烯 | 53 | 183 | |
21 | 1,1,1-三氯乙烷 | 840 | 840 | |
22 | 1,1,2-三氯乙烷 | 2.8 | 15 | |
23 | 三氯乙烯 | 2.8 | 20 | |
24 | 1,2,3-三氯丙烷 | 0.5 | 5 | |
25 | 氯乙烯 | 0.43 | 4.3 | |
26 | 苯 | 4 | 40 | |
27 | 氯苯 | 270 | 1000 | |
28 | 1,2-二氯苯 | 560 | 560 | |
29 | 1,4-二氯苯 | 20 | 200 | |
30 | 乙苯 | 28 | 280 | |
31 | 苯乙烯 | 1290 | 1290 | |
32 | 甲苯 | 1200 | 1200 | |
33 | 間二甲苯+對二甲苯 | 570 | 570 | |
34 | 鄰二甲苯 | 640 | 640 | |
半揮發性有機物 | ||||
35 | 硝基苯 | 76 | 760 | |
36 | 苯胺 | 260 | 663 | |
37 | 2-氯酚 | 2256 | 4500 | |
38 | 苯并[a]蒽 | 15 | 151 | |
39 | 苯并[a]芘 | 1.5 | 15 | |
40 | 苯并[b]熒蒽 | 15 | 151 | |
41 | 苯并[k]熒蒽 | 151 | 15000 | |
42 | ? | 1293 | 12900 | |
43 | 二苯并[a,h]蒽 | 1.5 | 15 | |
44 | 茚并[1,2,3-cd]芘 | 15 | 151 | |
45 | 萘 | 70 | 700 | |
其他項目 | 重金屬和無機物 | |||
46 | 29 | 190 | ||
47 | 70 | 350 | ||
48 | 135 | 270 | ||
石油烴類 | ||||
49 | 4500 | 9000 |
1.5.6 污染物排放標準
1.5.6.1 廢氣排放標準
電鍍生產線工藝廢氣氯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執行《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氨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電鍍園區廠界氯化氫污染物濃度限值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418-201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污染物 | 排放限值(mg/m3) | 排放速率(kg/h) | 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 | 依 據 |
氯化氫 | 30 | / | 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筒 |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中表5 |
氟化物 | 30 | / | ||
氮氧化物 | 200 | / | ||
氨 | / | 14 | 排氣筒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表 1.5?8 電鍍企業單位產品基準排氣量(GB21900-2008)
序號 | 工藝種類 | 基準排氣量m3/m2(鍍件鍍層) | 排氣量計量位置 |
1 | 化學鎳 | 37.3 | 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筒 |
表 1.5?9 電鍍生產線無組織廢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序號 | 污染物 | 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 | 依 據 |
1 | 氯化氫 | 0.2 |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418-2016)中表1 |
2 | 氟化物 | 0.02 | |
3 | 氮氧化物 | 0.12 | |
4 | 氨 | 1.5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1.5.6.2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生產區車間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依托科技園廢水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根據“渝環函[2021]29號”文件相關要求,2022年12月31日之前,鉻、六價鉻等第一類污染物在其相應處理單元排放口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規定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其余污染物在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總排口處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2022年12月31日之后,鉻、六價鉻等第一類污染物在其相應處理單元排放口滿足《重慶市電鍍行業廢水污染物自愿性排放標準》(T/CQSES 02-2017)表1的排放限值,其余污染物在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總排口處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排放標準見表1.5-10。
表 1.5?10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水污染物) 單位:除pH外,均為mg/L
序號 | 污染物類別 | GB21900表3排放限值 | T/CQSES 02表1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 | |
1 | 總鉻 | 0.5 | 0.2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
2 | 六價鉻 | 0.1 | 0.05 | ||
3 | 總鎳 | 0.1 | 0.1 | ||
4 | pH(無量綱) | 6~9 | 6~9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
5 | 總鋅 | 1.0 | / | ||
6 | 總銅 | 0.3 | |||
7 | 懸浮物 | 30 | / | ||
8 | COD | 50 | / | ||
9 | 氨氮 | 8 | / | ||
10 | 總氮 | 15 | / | ||
11 | 總磷 | 0.5 | / | ||
12 | 石油類 | 2.0 | / | ||
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L/m2(鍍件鍍層) | 多層鍍 | 250 | / | 排水量計量位置與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一致 | |
單層鍍 | 100 | / | |||
根據《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電鍍企業生產區車間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進入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處理站建設回用水處理系統,回用水水質優于《金屬鍍覆和化學覆蓋工藝用水水質規范》(HB5472-91)B類標準,電阻率(25℃)≥7000Ω·cm,因此回用水可用于反滲透設備制純水的原水及前處理工序用水;部分廢水達標排入淮遠河?!吨貞c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報批版)確定了廢水處理站進水水質要求。具體排放限值見表1.5-11~1.5-12。
表 1.5?11 金屬鍍覆和化學覆蓋工藝用水水質規范
序號 | 指標名稱 | 單位 | B類水質 |
1 | 電阻率(25℃) | Ω?cm | ≥7000 |
2 | 總可溶性固體(TDS) | mg/L | ≤100 |
3 | pH值 | / | 5.5~8.5 |
4 | 二氧化硅 | mg/L | -B類無要求 |
5 | 氯離子 | mg/L | ≤12 |
表 1.5?12 表面處理科技園區廢水處理站進水水質要求
序號 | 廢水種類 | 生產廢水進水濃度(除pH外,mg/L) | ||||||||||||
pH | COD | 六價鉻 | 總鉻 | 總銅 | 總錫 | 總鎳 | 總鋅 | 石油類 | 總磷 | 氨氮 | 總銀 | CN- | ||
一 | 生產廢水 | |||||||||||||
A類 | 含鉻廢水 | 2~7 | 60 | 80 | 180 | 50 | ||||||||
B類 | 含鎳廢水 | 3~7 | 100 | 50 | 100 | 50 | ||||||||
C類 | 含氰廢水 | 8~11 | 100 | 20 | 0.1 | 150 | ||||||||
D類 | 綜合廢水 | 3~10 | 200 | 50 | 100 | 50 | ||||||||
E類 | 絡合廢水 | 4~11 | 800 | 100 | 20 | 30 | ||||||||
F類 | 混排廢水 | 4~11 | 200 | 20 | 50 | 20 | 20 | 20 | 10 | 20 | 20 | 0.1 | 50 | |
G類 | 前處理廢水 | 4~11 | 800 | 5 | 5 | 10 | 50 | 20 | ||||||
二 | 生活污水 | 6~9 | 400 | 8 | 30 |
1.5.6.3 噪聲排放標準
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科技園區北廠界臨交通干線(銅合路),執行4類標準,即晝間70dB(A)、夜間55dB(A)。
1.5.6.4 固體廢物
執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5085.7-2019)、《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20)。
1.6 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范圍
1.6.1 環境空氣
1.6.1.1 工作等級
本項目選擇各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參數,采取AERSCREEN估算模式分別計算項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占標率 Pi,第 i 個污染物的地面空氣質量濃度達到標準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項目廢氣主要污染物為氯化氫、氮氧化物、氟化物、氨,根據表6.2-4估算結果可知,Pmax=5.49%,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表2,判定環境空氣評價等級為二級。
1.6.1.2 評價范圍
評價范圍為以廠址為中心,邊長為5km的矩形區域。
1.6.2 地表水環境
1.6.2.1 評價等級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評價等級劃分,項目為水污染型建設項目,項目外排廢水進入園區污水處理站(屬于公共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達標排放,項目廢水排放方式屬于間接排放,評價等級確定為三級B。
1.6.2.2 評價范圍
評價等級為三級B,不設置評價范圍,本次主要分析污水處理設施的可依托性。
1.6.3 地下水
1.6.3.1 評價等級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6)的規定,屬于電鍍項目,屬于Ⅲ類項目。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和現場調查,項目所在地下水評價范圍無集中式飲用水源準保護區等地下水環境“敏感”區分布,也無集中式飲用水源水源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等“較敏感”區分布,因此判定本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因此,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
1.6.3.2 評價范圍
以淮遠河、東西兩側溪溝及“圈椅狀”平緩中心地帶形成相對獨立水文地質單元范圍,并進行評價。整個水文地質單元面積為5.08km2,評價范圍內潛層地下水類型為松散土體孔隙潛水和風化帶基巖裂隙水。(根據科技園區地下水專題報告相關內容)。
1.6.4 聲環境
1.6.4.1 評價等級
擬建項目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位于GB3096規定的3類聲功能區,項目建成后敏感目標噪聲增加量小于3dB(A),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2.4-2009),確定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
1.6.4.2 評價范圍
廠區邊界外擴200m區域。
1.6.5 土壤環境
1.6.5.1 評價等級
項目為電鍍生產,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附錄A,屬于Ⅰ類項目(制造業-有電鍍工藝的),為小型污染型項目;項目位于工業園區,周邊土壤環境不敏感,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表4要求,評價工作等級定為二級。
1.6.5.2 評價范圍
廠區占地范圍內及廠區占地范圍外200m范圍內。
1.6.6 環境風險
1.6.6.1 評價等級
項目危險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等級判斷(P)為P4(輕度危害),項目所在地為環境低度敏感區(E3),按《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中表 2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潛勢劃分,項目風險潛勢為Ⅰ,可開展簡單分析,即在描述危險物質、環境影響途徑、環境危害后果、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給出定性的說明。
1.6.6.2 評價范圍
大氣、地表水、地下水環境風險評價范圍與各要素評價范圍一致。
1.6.7 生態環境
本項目位于工業園區,不新增占地,項目區不屬于特殊及重要生態敏感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已在《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進行了評價,根據導則生態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僅做定性分析。
1.7 主要環境保護目標
1.7.1 外環境關系
本項目位于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重慶銅梁工業園區東南部,項目地塊及周邊均為規劃的工業用地。
1.7.2 環境保護目標調查
根據本次評價范圍及評價要素,確定電鍍園區及本項目所在廠房周圍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1.7-1。
(1)大氣環境保護目標
本項目位于工業園區內,處于銅梁區城市規劃區邊緣,項目西側環境空氣目標主要為銅梁城區、已建成商住區、規劃商住區等,東側、北側、南側主要為人口較為密集的村鎮。
(2)聲環境保護目標
本項目周邊200m范圍內無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自然保護區等對噪聲敏感的建筑物或區域,無聲環境保護目標。
(3)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
淮遠河流經本項目所在科技園區外南側及東側,最近直線距離約為25m。根據調查,淮遠河發源于大足區境內,淮遠河流域面積527km2,總長約57km。本項目依托的重潤廢水處理站排污口淮遠河上游500m至排污口淮遠河下游10km評價河段,不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重點保護與珍稀水生生物的棲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漁業水體,以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
因此,本項目不涉及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
(4)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
地下水評價范圍約5.08km2,評價范圍內已經完成了農村供水工程改造,地下水評價范圍內不涉及地下水取水,無已開發的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因此本項目無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
(5)土壤環境保護目標
本項目土壤評價范圍內均為園區工業用地,無土壤環境保護目標。
根據本次評價范圍及評價要素,確定本項目主要環境敏感區及敏感點見表1.7-1。
表1.7?1 主要環境空氣、風險環境敏感目標與規劃區邊界位置關系
序號 | 環境 要素 | 保護對象 | 環境功能區 | 相對位置關系 | 保護內容 | ||||
相對廠址方位 | UTM坐標(通用橫軸墨卡托投影) | 相對科技園區邊界最近距離(m) | 相對項目所在廠房最近距離(m) | ||||||
X | Y | ||||||||
1 | 環境空氣、環境風險 | 銅梁城區 | 環境空氣II類功能區 | 西側 | 604718.63 | 3302357.66 | 3000 | 3400 | 銅梁城區現狀人口密集區及規劃區,有文教、居住、黨政機關辦公地、醫院、商貿等 |
2 | 鐵佛寺 | 西側 | 605667.07 | 3303269.54 | 2100 | 2550 | 園區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
3 | 工人新村 | 西北側 | 605621.53 | 3303698.08 | 2200 | 2450 | 現有人口約3000人 | ||
4 | 廉租房 | 西側 | 605756.16 | 3302187.56 | 2100 | 2450 | 6棟,11層/棟,約800人 | ||
5 | 規劃居住區 | 西南側 | 606586.74 | 3302253.28 | 900 | 1400 | / | ||
6 | 規劃居住商貿區 | 南側 | 608167.85 | 3301124.78 | 1050 | 1300 | / | ||
7 | 全德(東勝) | 東側 | 609474.51 | 3302479.94 | 1000 | 1200 | 現有人口約2000人 | ||
8 | 梁祝村 | 南側 | 607510.99 | 3301678.89 | 800 | 1100 | 現有人口約1500人 | ||
9 | 花院村 | 東北側 | 608782.75 | 3303594.19 | 900 | 900 | 現有人口約3400人 | ||
10 | 木魚村 | 東北側 | 609536.18 | 3304217.22 | 2100 | 1100 | 現有人口約3000人 | ||
11 | 錦尚生態臘梅園 | 北側 | 608005.00 | 3304200.32 | 1000 | 1200 | 農業與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區 | ||
12 | 花院村4社 | 東北側 | 608519.57 | 3303347.93 | 400 | 490 | 約15 戶、60 人 |
1.8 政策、規劃及選址布局合理性分析
1.8.1 政策符合性分析
1.8.1.1 與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電鍍行業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無含有毒有害氰化物電鍍工藝(電鍍金、銀、銅基合金及予鍍銅打底工藝除外)、無含氰沉鋅工藝。且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故項目建設不違背國家的產業政策。
1.8.1.2 與《重慶市產業投資準入工作手冊》(渝發改投〔2018〕541號)和《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嚴格工業布局和準入的通知》(渝發改工〔2018〕781號)符合性分析
電鍍行業不屬于《重慶市產業投資準入工作手冊》(渝發改投〔2018〕541號)中的不予準入和限制準入類,為允許類。
根據《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嚴格工業布局和準入的通知》(渝發改工〔2018〕781號),項目位于專業的表面處理園區內,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產業政策和布局。
1.8.1.3 與《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符合性分析
為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第89號)、重慶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渝推長辦發〔2019〕40號),擬建項目與該實施細則符合性,見表1.8-1。
表 1.8?1 《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的符合性分析
序號 | 政策要求 | 擬建項目符合性 |
一 | 禁止建設不符合全國和省級港口布局規劃以及港口總體規劃的碼頭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的過長江通道項目。 | 擬建項目不屬于碼頭項目 |
二 | 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旅游和生產經營項目。禁止在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項目。 | 擬建項目位于銅梁區電鍍工業園區內,不涉及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 |
三 | 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以及網箱養殖、旅游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投資建設項目 | 擬建項目建設用地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 |
四 | 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排污口,以及圍湖造田、圍海造地或圍填海等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國家濕地公園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挖砂、采礦,以及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投資建設項目。 | 擬建項目建設用地不涉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及濕地公園 |
五 | 禁止在《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岸線保護區內投資建設除保障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供水安全以及保護生態環境、已建重要樞紐工程以外的項目,禁止在岸線保留區內投資建設除保障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供水安全、航道穩定以及保護生態環境以外的項目。禁止在《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劃定的河段保護區、保留區內投資建設不利于水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護的項目。 | 擬建項目建設用地不屬于上述劃定的保護區域 |
六 | 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投資建設除國家重大戰略資源勘查項目、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軍事國防項目以及農牧民基本生產生活等必要的民生項目以外的項目。 | 擬建項目建設用地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以及永久基本農田 |
七 | 禁止在長江干支流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項目。 | 擬建項目位于銅梁區電鍍工業園區內,項目不屬于化工項目 |
八 | 禁止新建、擴建不符合國家石化、現代煤化工等產業布局規劃的項目。 | 擬建項目不屬于石化以及煤化工項目 |
九 | 禁止新建、擴建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命令禁止的落后產能項目。 | 擬建項目不屬于落后產能項目。 |
十 | 禁止新建、擴建不符合國家產能置換要求的嚴重過剩產能行業的項目 |
綜上,擬建項目符合《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渝推長辦發〔2019〕40號)中相關政策要求。
1.8.1.4 與重慶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渝府發〔2015〕69號)符合性分析
實施方案:嚴格環境準入。嚴格控制影響庫區水體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及重金屬等污染物總量。新建、改建、擴建涉及上述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并滿足水環境質量以及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符合工業企業環境準入規定,取得排污權指標。加強工業水循環利用。推進礦井水綜合利用,煤礦礦區的補充用水、周邊地區生產和生態用水應優先使用礦井水,加強洗煤廢水循環利用。鼓勵鋼鐵、紡織印染、造紙、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對鋼鐵、火電、化工、制漿造紙、印染等行業中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企業,暫停其新增取水許可審批。
本項目位于電鍍集中加工區內,滿足水環境質量以及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且建有回用設施,符合環境準入規定。
1.8.1.5 與重慶市《重慶市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渝府發〔2016〕50號)符合性分析
實施方案:鼓勵工業企業聚集發展,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工業企業布局選址要嚴格落實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禁止在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敏感區域周邊新建有色金屬冶煉、鋼鐵、焦化、化工、醫藥、鉛酸蓄電池、電鍍等重污染行業企業。涉重金屬產業發展規劃必須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合理確定涉重金屬產業發展規模、速度和空間布局。進一步嚴格環境準入,禁止向涉重金屬落后和過剩產能行業提供土地。嚴格執行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標準與總量控制指標,嚴格控制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增量。新建涉重金屬排放企業應在工業園區內選址建設。禁止在生態紅線控制區、生態環境敏感區、人口聚集區新建涉重金屬排放項目。嚴格執行涉重金屬排放建設項目周邊安全防護距離相關規定。強化重金屬污染治理,對達不到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進行工藝升級改造或依法關閉。推進鉛酸蓄電池、電鍍等重點行業企業入園。
本項目在專業的電鍍園區標準廠房內建設,不新增占地。周邊最近的敏感目標距離電鍍園區廠界490m。項目符合重慶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正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符合要求。
1.8.1.6 與《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符合性分析
重慶市人民政府渝辦法[2012]142號文《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定)》對全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對工業項目提出了一定的環境準入條件。結合本項目的具體情況,下面就該項目與《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的具體準入條件的符合性進行對比分析。詳見表 1.8?2。
表 1.8?2 《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定)》的符合性分析
序號 | 準入條件 | 項目情況 | 符合性 | |
1 | 工業項目應符合產業政策,不得采用國家和我市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藝、技術和設備 | 本項目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屬于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藝,工藝技術設備較先進。 | 符合 | |
2 | 工業項目清潔生產水平不得低于國家清潔生產標準的國內基本水平;“一小時經濟圈”內工業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應達國家清潔生產標準的國內先進水平 | 本項目位于銅梁區,屬于“一小時經濟圈”內,清潔生產滿足國家清潔生產標準的國內先進水平 | 符合 | |
3 | 工業項目選址應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關規劃。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 | 項目選址銅梁工業園區電鍍集中加工區,符合重慶市電鍍行業總體發展規劃,滿足《重慶市電鍍行業準入條件》要求 | 符合 | |
4 | 在長江、嘉陵江主城區江段及其上游沿江河地區嚴格限制建設可能對飲用水源帶來安全隱患的化工、造紙、印染及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和重金屬工業項目; 在長江魚嘴以上江段及其一級支流匯入口上游5公里、嘉陵江及其一級支流匯入口上游5公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口上游5公里的沿岸地區,禁止新建、擴建排放重金屬、劇毒物質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工業項目。 | 本項目位于銅梁工業園區電鍍園區,同時項目產生的污水依托的電鍍園區廢水處理站處理,根據電鍍園區環評預測,排放的生產廢水達標排放對淮遠河水質影響較小,屬于嘉陵江二級支流。 | 符合 | |
5 | 在主城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以煤、重油為燃料的工業項目;在合川區、江津區、長壽區、璧山縣等地區嚴格限制新建、擴建可能對主城區大氣產生影響的燃用煤、重油等高污染燃料工業項目; 在主城區及其主導風上風向10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擴建大氣污染嚴重的火電、冶煉、水泥項目及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在區縣(自治縣)中心城區及其主導風上風向5公里范圍內,嚴格限制新建、擴建大氣污染嚴重的火電、冶煉、水泥項目及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 | 擬建項目使用園區燃氣鍋爐產蒸汽 | 符合 | |
6 | 工業項目選址區域應有相應的環境容量,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量的工業項目必須取得排污指標,不得影響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的完成。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的企業、流域和區域,不得建設新增相應污染物排放量的工業項目 | 本項目采用清潔能源,污染物排放量少,建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包括在電鍍園區的總量指標內 | 符合 | |
7 | 新建、改建、擴建工業項目所在地大氣、水環境主要污染物現狀濃度占標準值90%―100%的,項目所在地應按該項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1.5倍削減現有污染物排放量 | 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主要污染物現狀濃度占標準值均小于90%。大氣主要污染物占標準值均小于90%。 | 符合 | |
8 | 新增重金屬排放量的工業項目應落實污染物排放指標來源,確保國家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域重金屬排放總量按計劃削減,其余區域的重金屬排放總量不增加。優先保障市級重點項目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 | 本項目新增重金屬總量指標(總鉻、六價鉻)由建設單位向銅梁區生態環境局申請,再由銅梁區生態環境局向市生態環境局統一申請取得 | 符合 | |
9 | 禁止建設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工業項目 | 本項目無重大安全隱患。 | 符合 | |
10 | 工業項目排放污染物必須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 項目污染物經過治理后均能做到達標排放; | 符合 | |
11 | 工業項目排放污染物必須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資源環境績效水平應達到本規定要求。 | 能夠達標排放,滿足《規定》的要求。 | 符合 | |
《規定(修訂)》規定了電鍍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限值,本項目掛鍍鋅鎳和滾鍍鋅鎳生產線均為單層鍍,本次績效水平對比結果詳見表 1.8?3。
表 1.8?3 電鍍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限值分析(魚嘴上游流域)
單 位 | 鍍層情況 | 項目情況 | 限值 | 結論 | |
單位產品新鮮用水量 | t/m2 | 單層 | 0.07 | 0.12 | 符合 |
單位產品排水量 | t/m2 | 單層 | 0.08 | 0.10 | 符合 |
單位產品COD排放量 | g/m2 | 單層 | 3.06 | 5 | 符合 |
單位產品氨氮排放量 | g/m2 | 單層 | 0.46 | 0.8 | 符合 |
單位產品總鉻排放量 | g/m2 | 單層 | 0.0094 | 0.05 | 符合 |
單位產品六價鉻排放量 | g/m2 | 單層 | 0.0019 | 0.025 | 符合 |
單位產品總鋅排放量 | g/m2 | 單層 | 0.0606 | 0.1 | 符合 |
由上表可知,項目能達到電鍍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魚嘴上游流域)。因此項目符合《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訂)》的相關要求。
1.8.1.7 與《關于加強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項目重金屬總量指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渝環辦[2019]290號)符合性分析
根據渝環辦[2019]290號內容:各區縣對報審的重點行業涉重點重金屬(鉛、汞、鎘、鉻、砷)污染物排放的新(改、擴)建項目,在評估、審批之前,應明確告知業主單位應先落實重點重金屬排放總量指標替代項目。項目所在區縣有替代項目來源的,應將替代項目和執行總量替代情況報市生態環境局同意;項目所在區縣無替代項目來源的,應由區縣向市生態環境局申請進行調劑。
本項目涉及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為總鉻及六價鉻,按照《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關于加強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項目重金屬總量指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由企業向區縣申請重金屬總量,再由區縣向市生態環境局申請總量指標,滿足渝環辦[2019]290號相關要求。
1.8.1.8 與《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環土壤〔2018〕22號)符合性分析
根據環土壤〔2018〕22號內容:新、改、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必須遵循重點金屬污染物排放“減量置換”或“等量替換”的原則,應在本?。ㄊ?、區)行政區域內有明確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來源。
本項目涉及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為總鉻及六價鉻,按照《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關于加強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項目重金屬總量指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由企業申請總量指標,滿足環土壤〔2018〕22號相關要求。
1.8.2 規劃符合性分析
1.8.2.1 與“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符合性分析
根據《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要求,“持續推進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挖掘減排潛力,推進實施一批重金屬減排項目。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重金屬排放“等量替換”或“減量替換”制度,無排放指標替換來源的項目不予審批。全面深化涉鉛、鎘、鉻等重金屬排放行業污染排查整治,對納入整治清單的企業實施限期整改。繼續對全市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冶煉業、鉛蓄電池制造業、皮革及其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鍍行業等重點行業執行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督促企業達標排放?!?/span>
本項目涉及重金屬總鉻、六價鉻的排放,在項目審批前,由企業向銅梁區生態環境局申請重金屬總量,再由銅梁區生態環境局向市生態環境局申請總量指標;2022年12月31日之前,本項目涉及的鉻、六價鉻等第一類污染物在其相應處理單元排放口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規定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其余污染物在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總排口處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2022年12月31日之后,鉻、六價鉻等第一類污染物在其相應處理單元排放口滿足《重慶市電鍍行業廢水污染物自愿性排放標準》(T/CQSES 02-2017)表1的排放限值,其余污染物在重潤表面科技園廢水總排口處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滿足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相關要求。
1.8.2.2 與《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符合性分析
根據《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批版),其對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清單)、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論述及與本項目符合性分析如下:
(1)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清單)
結合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及《重慶市生態保護紅線》(渝府發〔2018〕25號),科技園區屬于銅梁工業園區規劃范圍內,沒有依法劃定的生態紅線,在規劃范圍內不設置不涉及禁止區;但是入駐企業按照標準廠房邊界外推200m設置環境防護距離,因此在科技園區外一定范圍需要設置禁止建設居住、醫院、學校用地。因此在此區域設置為限制建設區,詳見下表。
表 1.8?4 生態空間管制清單表
類別 | 序號 | 所含空間單元(規劃區塊編號或名稱) | 面積m2 | 現狀用地類型 | 管控要求 | ||
生態空間 | 限制建設區 | 1 | 科技園區邊界東北向外127m | 380651 | 工業用地 | 非居住、醫院、學校用地 | |
2 | 科技園區邊界西北向外190m | 工業用地 | |||||
3 | 科技園區邊界西南、南向外140 m ~190m | 綠地、河流、工業用地 | |||||
4 | 科技園區邊界東南向外140m~180m | 綠地、河流、工業用地 | |||||
/ | / | 面積小計 | 380651 | ||||
生態空間面積合計 | 380651 |
項目位于科技園區標準廠房之內,結合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及《重慶市生態保護紅線》(渝府發〔2018〕25號),項目不涉及禁止區。
(2)環境質量底線
在科技園區開發過程中確保周邊環境質量滿足相應劃定的環境質量目標,是園區開發的底線,基于環境質量底線及區域開發強確定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限值。
表 1.8?5 科技園區環境質量底線
水環境質量 | |||||||||||
序號 | 所在流域水體 | 斷面名稱 | 水質現狀 | 規劃目標 | |||||||
1 | 淮遠河 | 眾志橋斷面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 | |||||||
大氣環境質量 | |||||||||||
項目 | 可吸入顆粒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氟化物 | 氯化氫 | 硫酸霧 | 鉻酸霧 | ||||
現狀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 | 一次值低于0.05mg/m3 | 一次值低于0.3mg/m3 | 一次值低于0.0015mg/m3 | |||||||
規劃目標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 | 一次值低于0.05mg/m3 | 一次值低于0.3mg/m3 | 一次值低于0.0015mg/m3 | |||||||
土壤環境質量 | |||||||||||
項目 | 土壤及河道底泥 | ||||||||||
現狀 | 《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中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 | ||||||||||
規劃目標 | 《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中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 | ||||||||||
擬建項目排放污染物在科技園區總量控制范圍之內,不會突破項目周邊環境質量底線,詳見表 1.8?6。
污染物 | 排放量(t/a) | |||
本項目 | 已入駐企業 | 園區總量(一期) | ||
啟動中水系統量 | ||||
水污染物總量管控限值 | COD | 0.312 | 27.6021 | 37.422 |
六價鉻 | 0.00007 | 0.0074 | 0.023 | |
總鉻 | 0.00030 | 0.05178 | 0.117 | |
總銅 | 0.0019 | 0.0508 | 0.225 | |
總鎳 | 0.00008 | 0.0103 | 0.018 | |
總鋅 | 0.0063 | 0.2838 | 0.748 | |
石油類 | 0.013 | 1.0948 | 1.497 | |
總磷 | 0.003 | 0.2617 | 0.374 | |
氨氮 | 0.050 | 4.3778 | 5.988 | |
總氰化物 | 0.001 | 0.0164 | 0.15 | |
總銀 | 0.000 | 0.0008 | 0.013 | |
總氮 | 0.094 | / | 11.227 | |
大氣污染物總量管控限值 | 氯化氫 | 0.0478 | 1.5827 | 2.1887 |
危險廢物管控總量限值 | 23.62 | 1916.738 | 11025 |
(3)資源利用上線
根據科技園區發展目標、產業定位及規模分析,園區主要利用的資源涉及水資源、能源、土地資源、主要原料等,結合區域資源賦存情況及園區開發資源占用情況,園區發展不涉及資源的“瓶頸”,區域各類資源可滿足園區的發展需要,但是對于電鍍生產線需要單位面積新鮮水量做出限定,按照“跟蹤評價”確定園區單位面積新鮮水消耗不能超過0.1m3/m2計算工業用水量上限。具體資源利用情況見下表。
表 1.8?7 科技園區發展資源利用情況
項目 | 規劃一期完成(t/a) | 規劃二期完成(t/a) | 規劃三期完成(t/a) | 備注 | |
水資源利用上限 | 用水總量上限 | 91.727 | 245.347 | 487.687 | / |
工業用水量上限 | 83.807 | 229.507 | 456.007 | 按照單位電鍍面積新鮮水耗0.1m3/m2計算 | |
生活用水 | 7.92 | 15.84 | 31.68 | / |
擬建項目建成后,科技園區內各企業總的資源利用效率未超過0.1m3/m2計算工業用水量上限,符合“跟蹤評價”關于資源利用上線的論述。
(4)環境準入條件清單
“跟蹤評價”中具體園區環境準入條件清單與本項目符合性分析見下表。
表 1.8?8 科技園區環境準入條件清單(指標限值)與本項目符合性分析表
環境準入指標 | 電鍍項目 | 其他表面處理批量生產 | 限值制訂依據 | 本項目情況 | 是否符合 |
污染物排放強度 | 不得超過電鍍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限值分析(魚嘴上游流域) | / | 重慶市人民政府渝辦法[2012]142號文《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定)》 | 未超過電鍍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限值分析(魚嘴上游流域),見表1.8-6 | 是 |
排入環境廢水排放量:單層鍍100L/m2,多層鍍250L/m2 | / |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 | 本項目為單層鍍,本項目排入環境廢水量排水量為57.71L/m2 | 是 | |
資源利用效率 | 單個項目水循環回用率:通過企業自身濃鹽水及電鍍集中加工區中水回用于生產線,機械件電鍍項目水循環回用率不低于50%,電子電鍍等要求較高的貴金屬電鍍項目水循環回用率不低于30% | / | 《重慶市電鍍行業準入條件(2013年修訂)》 | 項目參照機械件電鍍,水循環回用率為58.19% | 是 |
單位產品每次清洗取水量 | 達到Ⅰ級基準值,小于8L/次 | 小于8L/次 |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清洗工藝節水 | 單位產品每次清洗取水量為4.4~6.7L/次 | 是 |
電鍍用水重復利用率 | 達到Ⅰ級基準值,大于60% | / |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用水節水 | 項目水重復利用率為77.86% | 是 |
重金屬利用率 | 大于Ⅱ級基準值 | / |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提高金屬利用率 | 鎳利用率為86.1%,大于Ⅱ級基準值 | 是 |
工藝裝備 | 達到Ⅰ級基準值,70%生產線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根據工藝選擇逆流漂洗、淋洗、噴洗,電鍍無單槽清洗等節水方式,有用水計量裝置 | / |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 達到Ⅰ級基準值,生產線實現自動化生產,根據工藝選擇逆流漂洗,電鍍無單槽清洗等節水方式,有用水計量裝置 | 是 |
污染排放種類 | 不得鍍鉛、鍍鎘 | 不得鍍鉛、鍍鎘 | 無總量指標及規劃鍍種 | 項目不鍍鉛、鍍鎘 | 是 |
前處理藥劑要求 | 不得使用含磷脫脂劑(鋁合金、鋅合金基材除外) | 不得使用含磷脫脂劑(鋁合金、鋅合金基材除外) | 區域地表水總磷容量有限 | 項目使用不含磷脫脂劑 | 是 |
從上表可以看出,項目符合“跟蹤評價”擬定的環境準入條件清單。
綜上所述,項目符合“跟蹤評價”關于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條件清單的要求。
1.8.2.3 與《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審查意見(渝環函[2019]769號)符合性分析
表 1.8?9 與渝環函[2019]769號符合性分析
類別 | 審查意見要求 | 擬建項目情況 | 符合性 |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 對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或者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且建設項目擬采取的措施不能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要求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不得予以批準。 | 銅梁區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 符合 |
嚴格環境準入,控制產業規模 | 嚴格落實《報告書》制定的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優先引進工藝裝備先進、資源利用率高、低水耗的項目。引進非表面處理項目應嚴格論證,杜絕污染擾民。引進項目清潔生產水平不應低于國內先進水平。妥善處理項目引進與規劃區的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和廢水回用的關系。規劃區應嚴格控制電鍍面積,不得突破規劃規模,逐步優化調整電鍍類別。 | 項目為表面處理項目,工藝裝備先進、資源利用率高、低水耗,清潔生產水平不低于國內先進水平,污染物排放總量和電鍍面積未突破總量及規模 | 符合 |
加強污染防治,堅守環境質量底線 | 加強生產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逐步提高廢水回用率。采用可行技術加強廢氣、噪聲的治理,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嚴格控制廢液收集、處置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物,規范原輔材料儲存和污染源“可視化”管理。提高金屬利用和工藝水循環率,從源頭上減少含重金屬廢水排放總量,實現園區總體水平提檔升級。 | 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園區回用水系統啟動后回用率滿足要求。采用了可行技術加強廢氣、噪聲的治理,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嚴格控制廢液收集、處置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物,規范原輔材料儲存和污染源“可視化”管理 | 符合 |
強化地下水污染防控,抓好源頭管控,落實分區、分級防滲措施,防止規劃實施對區域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定期開展規劃區地下水跟蹤監測評價工作,根據監測結論,完善相應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確保規劃區地下水及土壤環境質量不惡化。 | 項目生產車間位于3樓,落實了分區、分級防滲措施,由科技園區定期統一開展地下水跟蹤監測評價工作 | 符合 | |
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規定,做好危險廢物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規劃區應定期對危險廢物進行轉移,嚴禁在廠區內過量堆存,確保危險廢物得到妥善處置。 | 廠房內設危險廢物暫存點,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不在廠房內過量堆存,轉移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令第23號)要求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 符合 | |
強化生態空間管控。 | 涉及環境防護距離的工業企業或項目應通過選址或調整布局,嚴格控制環境防護距離包絡線在園區規劃范圍內,不得超出園區邊界。 | 擬建項目環境防護距離包絡線在園區規劃范圍內 | 符合 |
強化環境風險防范。 | 規劃區及其企業應當嚴格執行環境風險防范的各類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嚴格落實各類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規劃區應當加強環境風險監控,建立環境風險應急機制,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加強對企業環境風險源的監督管理。切實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意識,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全面提升環境風險防范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防范突發性環境風險事故。 | 企業采取各類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后續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意識,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 | 符合 |
加強環境管理 | 建立健全“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對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的指導和約束機制,不斷強化“三線一單”在優布局、控規模、調結構、促轉型中的作用,以及對項目環境準入的強制約束作用。嚴格執行規劃環評、跟蹤評價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等有關規定。規劃區應成立專門的環保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和必要的監測、監控設備,建立包括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的監控體系,落實跟蹤監測計劃。制定環境保護規章制度,落實環境管理、污染治理和環境風險防范主體責任,做好日常環境保護工作。規劃區現有管理體系中應增加規劃區整體與周邊生態環境的景觀協調管理,優化調整生產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使設施建設與周邊景觀逐步保持一致。 | 項目符合“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接受科技園區環保管理 | 符合 |
積極推進建設項目與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的聯動 | 規劃區涉及的近期建設項目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結合生態空間保護與管控要求,在落實環境質量底線的基礎上深入論證項目建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嚴格環境準入要求,執行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預防或者減輕建設項目實施可能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對與規劃產業定位相符的建設項目,環境政策符合性、環境現狀調查等內容可適當簡化。 | 項目為近期建設項目,正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深入論證了項目建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嚴格環境準入要求,執行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預防或者減輕建設項目實施可能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 | 符合 |
后續的管理要求 | 規劃實施3—5年后,應當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跟蹤評價,重點關注規劃實施對水、大氣、土壤等的影響,并根據評價結果采取必要改進措施。 入駐規劃區的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三同時”和排污許可制度,應當滿足本規劃環評結論及其審查小組意見要求。具體的建設項目環評工作中,在滿足相關技術導則和規范要求前提下,本規劃環評及其審查小組意見中的數據、結論等內容,可作為入駐企業建設項目環評同園區規劃環評聯動的依據。 你公司應當抓緊會同有關單位對規劃環評識別出的規劃區現存環境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整改規范。銅梁區政府應當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屬地監管職責,強化領導,督促指導有關責任主體實施整改工作。環境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對規劃區及其企業的環境執法日常監管。 | 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三同時”和排污許可制度,滿足規劃環評結論及其審查小組意見要求 | 符合 |
其他要求 | 國家和我市法律、法規等對規劃區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如國家和我市對規劃區和電鍍項目有更嚴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準入要求的,規劃區及其電鍍項目應予嚴格執行。本次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及其審查意見作為強化園區環保管理的重要依據,但不成其為對園區后續發展的支撐。 | / | / |
1.8.2.4 與《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聯動情況
根據《關于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動工作的意見》(環發[2015]178號),結合《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批版),科技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管理情況見下表。
序號 | 項目環評評價內容 | 可簡化 | 需重點論證 | 聯動情況 |
1 | 項目概況、工程分析 | / | √ | 已重點論證項目概況、工程分析 |
2 | 區域環境概況及環境現狀 | 自然和社會環境概況 | 需分析引用數據的有效性 | 已簡化自然和社會環境概況;已分析引用數據的有效性 |
3 | 產業政策、選址及規劃符合性分析 | / | 需重點論證與科技園區規劃、《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訂)》和行業準入條件的符合性 | 已重點論證與科技園區規劃、《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修訂)》和行業準入條件的符合性 |
4 | 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 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營運期地表水環境影響、Ⅲ類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評價,直接利用結論,定性分析; | 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評價 | 已簡化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簡化營運期地表水環境影響;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評價直接利用結論,定性分析;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評價 |
5 | 環境風險評價 | / | 企業級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 已重點論證企業級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
6 | 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 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 營運期廢水處理設施的可依托性,及廢氣、噪聲、固體廢物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措施 | 已簡化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已重點論證營運期廢水處理設施的可依托性,及廢氣、噪聲、固體廢物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措施 |
7 | 公眾參與 | / | / | / |
8 | 污染物總量控制 | / | 總量指標來源,與科技園區廢水處理站剩余總量對比 | 已重點論證總量指標來源,與科技園區廢水處理站剩余總量對比 |
9 |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 / | / | / |
10 | 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 | / | 環境管理機構設置、營運期監測計劃、環保驗收內容 | 已重點論證環境管理機構設置、營運期監測計劃、環保驗收內容 |
從表 1.8?10可以看出,本項目與《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批版)聯動情況較好,符合跟蹤評價要求。
1.8.2.5 與銅梁區“三線一單”環境管控單元符合性分析
根據《重慶市銅梁區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銅府發(2020)8 號),銅梁區基于環境管控單元,統籌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分區管控要求,明確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風險管控防控、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等方面禁止和限制的環境準入要求,建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及相應治理要求。
本項目位于重慶市銅梁區重潤電鍍園區,對照“銅梁區環境管控單元分布圖”,本項目所在地屬于“銅梁區重點管控單元2-淮遠河眾志橋(單元代碼ZH50015120002)”管控單元,本項目與“銅梁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符合性分析下表1.8-10。
表1.8?11 本項目與“銅梁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符合性分析
環境管控單元名稱 | 銅梁區重點管控單元2-淮遠河眾志橋 | |||
環境管控單元來源 | 水環境工業-城鎮生活污染重點管控區、大氣高排放重點管控區、大氣受體敏感重點管控區、大氣布局敏感重點管控區、大氣弱擴散重點管控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用地污染風險重點管控區 | |||
環境管控單元特點 | 發展定位:以現代服務業(商貿金融、現代物流、教育培訓、旅游等)、工業(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為主,休閑觀光產業為輔。 現狀及發展規劃:1.該控制單元涉及本區中心城區巴川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2.有銅梁高新區(銅梁片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等,該園區緊鄰中心城區生活區。3.有土橋小企業創業基地。 主要問題:1.水環境:水質較差,污染物排放以工業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為主;2.大氣環境:區域2017年PM10和PM2.5超標;高新區緊鄰東城街道建設,對東城街道環境空氣有影響;城市施工、道路、堆場揚塵問題突出。3.土壤環境:有重慶創祥電源有限公司、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重金屬污染防控重點區。 | |||
執行的市級總體管控要求 | 執行水環境工業-城鎮生活污染重點管控區、大氣高排放重點管控區、大氣受體敏感重點管控區、大氣布局敏感重點管控區、大氣弱擴散重點管控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用地污染風險重點管控區各要素分區相應市級和近郊區(主城西)片區總體管控要求。 | |||
管控類別 | 空間布局約束 | 污染物排放管控 | 環境風險防控 | 資源開發效率要求 |
管控要求 | 1.除在安全或產業布局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項目外,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應當進入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 2.限制引入高耗水、高排水項目。 3.銅梁高新區的白土壩片區采取“騰籠換鳥”的方式,推動現有產業提檔升級,發展環境影響小、風險可控的產業 | 1.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 95%;鎮街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 85%。 2.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面達到一級 A 排放標準,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100%。 3.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禁止新建 20 蒸噸以下小燃煤鍋爐。 4.鼓勵燒結磚瓦窯開展錯峰生產。 5.持續推進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的 VOCs 的治理,新建涉及噴涂的建設項目鼓勵使用環保涂料。 | 1.嚴格限制居住區周邊布設企業類型,不宜引入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工業企業。 2.小企業基地應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3.生產、存儲危險化學品及產生大量廢水的企業,應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滲漏污染地下水、土壤,以及因事故廢 水直排污染地表水體。 4.產生、利用或處置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的企業,在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過程中,應配套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 1.在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已建成的,應當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然氣、頁巖氣、液化石油氣、電或者其他清潔能源。 2.推行節水措施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資源回用率。鼓勵工業企業實施中水回用。 |
本項目符合性 | 符合。本項目位于工業園區內,本項目不屬于高耗水、高排水項目 | 符合。本項目工藝水耗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排放廢氣采用先進污染防治設施。 | 符合。本項目位于銅梁區工業園區內,項目不屬于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工業企業,園區已建立已建立完善的事故污水風險防控體系,危險廢物儲存于臨時危廢暫存點,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并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令第23號)要求進行轉移 | 符合。本項目使用電能,不使用高污染燃料。園區建設有中水回用設施,本項目水重復利用率為70.09% |
1.8.3 選址合理性分析
1.8.3.1 區位優勢
項目所在的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依托渝遂高速公路、三環高速公路,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
園區內規劃有城市干道,形成網絡型自由式路網格局,交通條件完善,能夠形成良好的貨物分流系統,為本項目形成良好支撐。
1.8.3.2 園區條件
園區為規劃的銅梁工業園區電鍍集中加工區,為項目提供“七通一平”的場地,服務優質,合作方式靈活多樣,對入駐企業政策優惠。
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方便,通訊發達,水、電、氣供應充足;園區內配套建設有廢水處理站、各類廢水事故池等,環保配套工程齊備,且各項基本設施運行正常,為項目的發展提供支撐。
1.8.3.3 地質條件
項目區域范圍內及周邊沒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及地下人工洞室等不良地質現象,適于工程項目建設,且電鍍園區已修建好標準廠房,建設單位僅需購買或租賃已建廠房。
1.8.3.4 區域環境承載力
根據跟蹤評價的結果,規劃區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條件總體滿足后續發展需要。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催h河監測斷面各項監測因子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水域標準要求。
綜上所述,評價認為本項目選址合理。
2 項目概況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本項目位于重慶市銅梁區的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的1幢1-7單元。
重慶市銅梁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市西北部,介于北緯29°31′10″至30°5′55″、東經105°46′22″至106°16′40″之間,西南靠大足區,東北連合川區,南接永川區,西北鄰潼南區,東南毗鄰璧山區,南北長62km,東西寬約48km,幅員面積1334km2。銅梁城區距重慶市區86km,地處成渝經濟帶與渝西經濟走廊發展帶上。是重慶連接川中、川北、川南的樞紐。背靠四川腹地,面臨三峽庫區,是渝西經濟走廊上的一個區域經濟中心。
銅梁工業園區由銅梁和蒲呂兩個組團組成,其中銅梁工業組團位于銅梁區中東部,由原全德鎮拆并而成,位于銅梁區城東部和南部,渝遂高速從園區內穿過。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位于銅梁工業園區銅梁工業組團內東南部、銅合路南側,淮遠河北側。
地理位置見附圖1。
2.2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概況
2.2.1 基本情況
2.2.1.1 園區概況
根據《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規劃環評中確定的電鍍集中加工區分近期(一期、二期)及遠期建設、電鍍線遠期約470條、電鍍面積遠期約5000萬m2、廢水處理規模遠期1.65萬m3/d等相關內容。
根據《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確定電鍍集中加工區的相關內容及要求,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布置在銅梁工業園東南部、淮遠河北側,規劃建設成為“全國一流、西部第一”的生態環保電鍍工業專區。采取一次規劃、分三期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一期擬引進表面處理生產線約120條,形成年表面處理面積約1270萬m2;二期再引進表面處理生產線約127條,新增年表面處理面積約1350萬m2;三期再引進表面處理生產線約223條,新增年表面處理面積約2380萬m2。三期建成后整個科技園表面處理生產線總計約470條,年表面處理面積總計約5000萬m2,總廢水處理規模為1.5萬m3/d(低于規劃所確定的污水處理規模)。鍍種包括鍍銅、鍍鎳/鈀鎳、鍍鋅、鍍錫/錫銅、鍍鉻、鍍金/金鈷、鍍銀等;涉及表面處理工藝包括電子電鍍、塑料電鍍、五金電鍍、磷化、噴涂等表面處理工藝。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的建設符合《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對電鍍集中加工區的要求。
2.2.1.2 環保手續履行情況
2014年8月26日,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針對電鍍園區的規劃委托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并取得重慶市銅梁區環境保護局批復(渝(銅)環準[2014]21號);隨后,園區按照規劃分期進行建設,目前,一期已全部建設完成,二期部分已建成,三期暫未實施。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一階段已完成驗收,并獲得排污許可證-91500224305066916R001P。
園區規劃環評及基礎設施項目環境管理執行情況見下表2.2-1:
表 2.2?1科技園區規劃環評及基礎設施項目環境管理執行情況一覽表
環境管理項目 | 環境管理執行情況 | 獲批日期 |
重慶銅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環境影響報告書 | 渝環函[2012]658號 | 2012/12/13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一期)項目備案證 | 2015-500224-47-03-001586 | 2015/7/2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批準書 | 渝(銅)環準[2014]21號 | 2014/8/2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試生產意見 | 渝(銅)環試[2015]01號 | 2015/1/1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 | 5002242017020001 | 2017/2/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 500224-2017-002-M | 2017/2/9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環境影響地下水專題報告審查意見的函 | 渝環函[2017]391號 | 2017/6/1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 渝(銅)環驗[2017]33號 | 2017/7/2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排放污許可證 | 91500224305066916R001P | 2017/12/23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廢水處理站一、二期工程設置入河排污口的批復 | 銅水許可[2017]32號 | 2017/12/2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審查意見的函 | 渝環函[2019]769號 | 2019/6/26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排放污許可證更新 | 91500224305066916R001P | 2020/12/8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重金屬污染治理及減排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 | 202150022400000066 | 2021/7/15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一、二期蒸汽鍋爐低氮燃燒改造驗收 | 一期2臺6t/h燃氣鍋爐及二期1臺6t/h燃氣鍋爐已改造完成,于2021年12月31日已取得批復文件,文號銅環函〔2021〕192號 |
2.2.2 規劃建設內容及平面布局
2.2.2.1 規劃建設內容
科技園區占地約260畝,一次規劃,分三期投資開發建設。建設標準廠房(一期建設標準廠房4.82萬m2,二期建設標準廠房5.19萬m2,三期建設標準廠房9.16萬m2)、廢水處理站基礎設施施工與設備安裝(一期污水處理規模為3840 m3/d(污水處理站24小時運行,電鍍廢水處理規模150m3/h(3600 m3/d),生活污水規模為10 m3/h(240 m3/d),總計160m3/h,即3840 m3/d;電鍍廢水回用40%后,剩余60%即90m3/h的電鍍廢水進入生化處理系統,與10 m3/h的生活污水一起處理,生化處理系統規模100m3/h,即2400 m3/d),二期新增污水處理規模4080 m3/d,三期新增污水處理規模7200 m3/d;總廢水處理規模為1.5萬m3/d)、廠區給水及污水管網、固體廢物臨時儲存間、原輔材料儲存設施(包括硫酸和鹽酸儲罐區、硝酸倉庫及其他原輔材料儲存庫)、供電、供氣、綠化、內部道路等基礎設施。
2.2.2.2 規模
規劃區主要鍍種含:鎳、鉻、錫、金、銀、鋅、陽極氧化等,各類電鍍規模見表2.2-2。
表 2.2?2 園區表面處理規模表 單位:萬m2/a
鋅 | 鎳 | 鉻 | 金 | 銀 | 錫 | 陽極氧化 | 化學鎳 | 其他(磷化) | |
鋅鎳合金鈀鎳合金 | 單層鎳 | ||||||||
366.9 | 136.6 | 14 | 441.67 | 127.2 | 93 | 110 | 508.68 | 85.6 | 153.53 |
注:三期未實施,本次僅統計一、二期規模。
2.2.2.3 平面布局
科技園內各基礎設施由北至南依次布置:科技園辦公大樓、一期表面處理加工生產區、二期表面處理加工生產區、廢水處理站(含危險廢物暫存點)、原輔材料庫、三期表面處理加工生產區??萍紙@的人流、物流出入口,均有銅梁工業園已建和規劃的市政道路,交通十分便利??紤]到科技園原料與產品的運入、運出及辦公區人流與生產區物流的分離。
廢水處理站(含危險廢物暫存點)布置于場區主導風下風向、地勢較低的地方,既有利于污水管網的合理布設和收集、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符合環保相關要求。鹽酸、硫酸、硝酸等原輔材料庫緊鄰廢水處理站設置,并設置圍堰等風險防范設施。
危險廢物暫存點布置于廢水處理站地塊及站房內部,有利于減少危險廢物的污染影響。
科技園內道路型式采用棋盤式布置方式,道路圍繞車間成環狀布置,以利運輸及消防需要。
科技園辦公、生產區由道路和綠化隔離帶分開,生產區前區設置公共綠化帶,科技園圍墻以內與科技園內環道之間設置錯落有致的綠化帶。道路及廣場面積92249m2,綠地總面積約12333m2,綠地率7.05%。
2.2.2.4 基礎設施組成
科技園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組成見表2.2-2。
2.2.3 科技園區廢水處理站主要建設內容及處理廢水種類
科技園區污水站廢水分類收集、分類處理,項目一、二、三期污水處理均含有A類含鉻廢水處理系統、B類含鎳廢水處理系統、C類含氰廢水處理系統、D類綜合廢水處理系統、E類絡合廢水處理系統、F類混排廢水處理系統、G類前處理廢水處理系統、膜分離濃液處理系統、生化處理系統、事故應急池提升系統、鼓風系統、投配藥系統、污泥處理系統和回用水系統、中央控制系統(PLC)等15個主要表面處理廢水處理系統。項目的廢水處理站主要建設內容詳見表2.2-3。
2.2.4 依托設施防滲情況及初期雨水收排說明
科技園區的廢水收集罐地基采用C30現澆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8,面層采用三布六涂乙烯基防滲防腐,厚度不小于3mm,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12cm/s。
科技園區的化學品倉庫地基基礎采用C30現澆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8,地面及墻體內側采用三布六涂乙烯基,厚度不小于3mm,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12cm/s。
科技園區的危廢暫存間采取三布六涂環氧玻璃鋼+花崗石鋪貼防腐防滲處理,總厚度不小于60mm,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12cm/s。
科技園區的廢水處理設施及事故池均采用抗滲混凝土,混凝強度不低于C30,抗滲等級不低于P8,且池體內表面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或噴涂聚脲等防滲涂料(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12cm/s)。
初期雨水:生產區初期雨水管道經收集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滿池后通過設置的切換閥門切換,將后續雨水引出排放,初期雨水經檢測,各類重金屬達標直接由排水泵排出,不合格通過泵打入污水處理站相應收集水池,處理達標后排放。
表 2.2?2 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組成及主要建設內容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基礎設施內容 | 規模 | 建筑規模及備注 | 建設情況 |
1 | 主體工程 | ||||
1.1 | 一期標準廠房 | 包括1#、2#、3#、4#標準廠房 | 均由三層廠房組成,層高為7.5m~7.8m,總高22.5m~23.4m | 建筑面積為4.82萬m2 | 已經建成 |
1.2 | 二期標準廠房 | 包括5#、6#、7#、8#標準廠房 | 建筑面積為5.19萬m2 | 7、8號樓已經建成 | |
1.3 | 三期標準廠房 | 包括9#、10#、11#、12#、13#、14#、15#標準廠房 | 建筑面積為9.16萬m2 | 未建 | |
1.4 | 廢水處理站(含危險廢物暫存點) | 在科技園東部建設1座廢水處理站,占地面積約14720m2;一期污水處理規模為3840t/d,二期新增污水處理規模4080t/d,三期新增污水處理規模7200t/d,三期污水處理規??傆嬤_到1.5萬t/d;廢水處理站總占地面積約30畝,排放標準執行《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生產廢水回用率40%;包括生產廢水處理系統、污泥收集處理系統、加藥系統、中央控制系統(PLC)、管網系統,事故水池等;廢水處理站內一期設備間內設置一間危險廢物暫存點,建筑面積300m2,后期新增29號建筑為危險廢物暫存點,面積730 m2。 | 廢水處理站一期(包括生產廢水處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污泥收集處理系統等)已建成,建筑面積為300m2危廢暫存點已建成 | ||
1.5 | 管網工程 | 在科技園內每個標準廠房及車間內設置8個廢水監控及收集池(分別收集含鉻廢水、含鎳廢水、含氰廢水、綜合廢水、絡合廢水、混排廢水、前處理廢水和含酸廢水,池大小為:1.3×0.6×0.9m)和1個廢水收集房(房內設8個玻璃鋼罐體和廢水提升泵,及1個事故池廢水收集池及提升泵)。并設管廊鋪設表面處理廢水收集管及回用水管,管廊離地凈高約7.5m;支墩和管廊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高于地面。廢水收集管道位于管廊最底層布置,管道按照8類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并預留1根應急備用管道。此外,生產區設置有1套生活污水收集管道。生產廢水收集管道均采用UPVC管,管徑DN40~DN160。并設回用水管道1條,分別回用到前處理工序及后清洗等工序,回用水管道采用PP管,管徑為DN25~DN110。 | 1~4#、7~8#廠房生產車間的各類廢水收集池建成,各廠房1F的廢水收集房(包括8個玻璃鋼罐體和廢水提升泵,及1個事故池廢水收集池及提升泵)及園區廢水收集管及回用管網建成 | ||
2 | 輔助工程 | ||||
2.1 | 電力及變電所 | 在科技園附近設獨立1個10kV專線,就近由園區內市政上級變電站引來一路10kV電源回路,經10kV專線放射式向園內各車間變電所供電。變壓器總安裝容量35000kVA。 | 廠房變電所建成 | ||
2.2 | 鍋爐房及供汽管網 | 鍋爐房采用燃氣蒸汽鍋爐,鍋爐燃料為天然氣,天然氣來自工業園西面建成的銅梁天然氣配氣站天然氣輸送管道。一期天然氣耗量2400Nm3/h,設4t/h、4t/h、8t/h燃氣鍋爐三臺,位于2#標準廠房中部;二期新增天然氣耗量2400Nm3/h,增設4t/h、4t/h、8t/h燃氣鍋爐三臺,位于7#標準廠房中部;三期新增天然氣耗量4200Nm3/h,增設8t/h、8t/h、12t/h燃氣鍋爐三臺,位于12#標準廠房中部。蒸汽管網以樹枝狀方式敷設至各用戶車間,對蒸汽管道實施保溫。 | 一二期鍋爐房已建成,一期設置2臺6t/h燃氣鍋爐,二期設置1臺6t/h燃氣鍋爐,蒸汽管道建成,接入已建成各車間內,同時預留管道給未實施的廠房 | ||
2.3 | 綜合辦公大樓(含食堂及職工活動中心) | 綜合辦公大樓一期建設,主要包括辦公室、財務處、會議室、員工食堂(設置5個食堂,一期3個,二期新增1個,三期新增1個)、餐廳、員工活動廳、培訓中心、健身中心、多功能廳等,主體為4層(局部為2層、3層),總建筑面積7287m2。 | 綜合辦公大樓已經建成 | ||
2.4 | 原料儲存設施 | 主要為科技園各企業儲存原料,包括硫酸和鹽酸儲罐區、硝酸倉庫及其他原輔材料儲存庫。其中硫酸和鹽酸儲罐區分別布置2個尺寸:Φ1.8×5.5m、Φ2×7.0m,鹽酸、硫酸一期各建2個儲罐,一用一備,二期不新增儲罐,三期各新增1個,并且三期建成后硫酸儲罐2個用于儲存硫酸,3個用于儲存鹽酸,1個為空罐作為鹽酸、硫酸的應急備用儲存罐;硝酸倉庫占地面積為100m2,其他原輔材料儲存庫占地面積為450m2。 | 一期建成鹽酸、硫酸各建2個儲罐,鹽酸罐尺寸Φ2×7.0m,硫酸罐尺寸Φ1.8×5.5m;硝酸倉庫、其他原輔材料儲存庫建成 | ||
3 | 公用工程 | ||||
3.1 | 給水 | 由銅梁水廠供水,主要取用瓊江水,取水口位于安居鎮,水廠現狀供水規模為3.5萬t/d,規劃遠期供水規模將達到14萬t/d,能滿足供水需要。從市政給水管網上引入兩根DN200的進水管,接至科技園室外給水環網。采用獨立的消防給水系統和生產、生活給水系統。 | 進水管已經建成,已建廠房及道路區域給水管網已經建成 | ||
3.2 | 排水 | 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的排水體制,辦公區雨水直接排入園區雨水管網系統,生產區初期雨水管道經收集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滿池后通過設置的切換閥門切換,將后續雨水引出排放,初期雨水經檢測,各類重金屬達標直接由排水泵排出,不合格通過泵打入污水處理站相應收集水池,處理達標后排放;科技園辦公及職工活動中心大樓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園區污水管網送入銅梁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各標準廠房及單元內產生的生產廢水經車間內設置的監控收集池分類收集后,自流進入各標準廠房內廢水收集房中的玻璃鋼罐體,經提升泵提升由廠區各廢水管進入表面廢水處理站,生產廢水和標準廠房內生活污水經科技園廢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達標排入淮遠河。 | 初期雨水收集池及管網建成。已建廠房的廢水收集罐及管網建成。 | ||
3.3 | 天然氣 | 由銅梁天然氣配氣站供給,經調壓計量后供給食堂和鍋爐房燃用。 | 燃氣管網建成 |
表 2.2?3 科技園區廢水處理站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
序號 | 項目組成 | 規模 | 處理收集廢水種類 | 主要建設內容 | 實際建設情況 |
1 | A類含鉻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25m3/h 二期26.7m3/h 三期46.7m3/h | 鈍化清洗水、電鍍鉻清洗水、塑膠電鍍粗化液等含鉻清洗水 | 含鉻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還原反應池、pH調節池2、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暫存池、監測取樣池 | 一期25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2 | B類含鎳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18m3/h 二期19.2m3/h 三期33.6m3/h | 含電鍍鎳和鍍鎳合金、化學鎳等含鎳清洗水 | 含鎳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破絡反應池、pH調節池2、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暫存池、多介質過濾器、離子交換樹脂保障系統、監測取樣池 | 一期18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3 | C類含氰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12m3/h 二期12.8m3/h 三期22.4m3/h | 電鍍堿銅打底工藝、仿金、電鍍金、銀等含氰清洗水 | 含氰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一級破氰池、pH調節池2、二級破氰池 | 一期12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4 | D類綜合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45m3/h 二期48m3/h 三期84m3/h | 電鍍銅、鋅、鋁、錫等一般重金屬清洗水 | 綜合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預留破氰池、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 | 一期45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5 | E類絡合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5.5m3/h 二期5.9m3/h 三期10.3m3/h | 焦磷酸銅電鍍、化學銅等含絡合物電鍍或化學鍍清洗水 | 絡合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破絡合反應池、pH調節池2、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 | 一期5.5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6 | F類混排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4.5m3/h 二期4.8m3/h 三期8.4m3/h | 主要為地面清洗水、設備跑冒滴漏和退鍍清洗水、廢氣處理產生廢水 | 混排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一級破氰池、pH調節池2、二級破氰池、pH調節池3、還原反應池、pH調節池4、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 | 一期4.5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7 | G類前處理廢水處理系統 | 一期40m3/h 二期42.6m3/h 三期74.6m3/h | 電鍍前處理除油槽液及含高COD的清洗水、噴漆和電泳廢水 | 前處理廢水調節池、pH調節池1、電絮凝裝置、pH調節池2、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 | 一期40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8 | 含酸廢水收集池 | 一期80m3/次 二期96m3/次 三期170m3/次 | 酸洗等報廢含酸廢水(鹽酸、硫酸、硝酸) | 調節各處理系統pH | 一期80m3/次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9 | 膜分離濃液處理系統 | 一期50m3/h 二期53.4m3/h 三期93.4m3/h | 反滲透濃液、預處理后的E類絡合廢水、F類混排廢水 | RO濃液調節池、pH調節池1、電絮凝裝置、pH調節池2、混凝池、反應池、沉淀池 | 一期50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10 | 生化處理系統 | 一期100m3/h 二期106m3/h 三期188m3/h | 生產區員工辦公、生活污水、預處理后的G類前處理廢水、膜分離濃液處理后廢水 | 生活污水調節池、二級pH調節池、二級混合反應池、二級芬頓氧化池、二級混凝池、二級絮凝池、二級高密沉淀池、pH調節池、暫存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MBR池、三級pH調節池1、三級混合反應池、三級芬頓氧化池、三級pH調節池2、三級混凝池、三級絮凝池、三級高密沉淀池、產水池、膜清洗池、監測取樣池 | 一期100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2021年進行生化處理系統改造并已備案,目前改造已完成 |
11 | 回用水系統 | 一期60m3/h 二期64m3/h 三期112m3/h | 預處理后的A~D類廢水 | pH回調池、暫存池、多介質過濾器、袋式過濾器、超濾裝置、超濾水池、活性炭過濾器、保安過濾器、RO系統、回用水池 | 一期60m3/h已建成,處理工藝與原環評相同 |
12 | 事故應急池提升系統 | / | / | 含鉻事故應急池、含鎳事故應急池、含氰事故應急池、綜合事故應急池 | 一期事故水池已建成,包括含鉻事故應急池300m3、含鎳事故應急池220m3、含氰事故應急池144m3、混排廢水應急事故池(含綜合、絡合、混排、前處理等的事故廢水收集)1140m3 |
13 | 鼓風系統 | / | / | 風機房 | 已建 |
14 | 投配藥系統 | / | / | 設置NaOH配藥槽、H2SO4配藥槽、PAC配藥槽、PAM配藥槽、NaClO藥槽、還原劑配藥槽、破絡劑配藥槽、重捕劑配藥槽、鈣鹽配藥槽、營養鹽配藥槽、阻垢劑藥槽、殺菌劑藥槽、RO藥洗槽 | 一期建成,與原環評相同 |
15 | 污泥處理系統 | / | / | 含鉻廢水污泥池、含鎳廢水污泥池、綜合污泥池 | 一期建成,與原環評相同 |
16 | 中央控制系統(PLC) | / | / | 廢水處理站控制系統采用中央控制系統集中管理和監視,該系統由中央控制室微機和現場終端二級組成。它集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訊技術以及顯示技術于一體,通過通訊網絡將中央級監控站和現場各子站,實現集中監測和分散控制。 | 一期建成,與原環評相同 |
2.2.5 基礎設施及本項目的可依托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科技園區一期工程的污水處理站、園區廢水收集管網、危險廢物暫存點及其他公用設施已經建成,具備了較完善的基礎設施,且(一期)一階段已完成驗收,并獲得排污許可證91500224305066916R001P。其設施完成情況與項目的可依托性,見表2.2-4。
表 2.2?4 園區主要公用工程和環保設施情況
2.2.6 入駐企業情況
園區目前已入駐37家企業(以環評已批復的為準),其中,重慶亙巨鋁氧化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敏人塑膠有限公司以及重慶更新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已關停,安美特(中國)化學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擬建生產線取消建設,以上四家企業不再進行統計。
此外,重慶盾深電子有限公司、重慶皓博表面處理有限公司、重慶盈鋒不銹鋼有限公司、重慶鵬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取消部分生產線建設,已取消生產線不再計入入駐企業的電鍍規模內。
根據其報告書、報告表等相關資料,各企業的規模及用水量等信息見下表。根據統計,已入駐企業鍍鎳(單層鍍鎳、鋅鎳合金、鈀鎳合金,以環評批復為準)規??傆嫗?/span>28.99萬m2/a,園區鍍鎳(單層鍍鎳、鋅鎳合金、鈀鎳合金)規劃規模為136.6萬m2/a,余量為107.7萬m2/a。本項目新建鋅鎳生產線規模為8.085萬m2/a,因此園區電鍍規模余量富余能力較多,滿足本項目的用量要求,本項目可依托。
表2.2?5 入駐企業情況
序號 | 企業名稱 | 建設內容 | 運營及建設 情況 | 環評電鍍規模 | 建筑面積(m2) | 產值(萬元) | 環評核算新鮮水用水量(m3/d) | 環評核算蒸汽用量(t/h) |
萬m2/a | ||||||||
1 | 重慶鵬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1條自動掛鍍鋅線(14萬m2/年) | 正式生產 | 29 | 2471.78 | 2800 | 86.41 | 0.25 |
1條自動掛鍍鋅鎳線(10萬m2/年) | ||||||||
1條自動滾鍍鋅線(5萬m2/年) | ||||||||
重慶鵬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擴) | 1條自動滾鍍鋅鎳線(5萬m2/年) | 取消建設 | / | / | / | / | / | |
2 | 重慶威銘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自動掛鍍硬鉻線(3.5萬m2/a) | 正式生產 | 8 | 850 | 1500 | 28.9 | 0.24 |
1條自動掛鍍化學鎳線(4.6萬m2/a) | ||||||||
3 | 重慶安美科技有限工程銅梁分公司 | 1條自動掛鍍金銀線(1萬m2/a) | 正式生產 | 9.1 | 1090.11 | 1000 | 31.07 | 0.19 |
1條自動掛鍍錫線(8萬m2/a) | ||||||||
4 | 重慶眾達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五金裝飾鍍鉻線(15.8萬m2/a) | 正式生產 | 15.8 | 934.54 | 1900 | 47.36 | 0.24 |
5 | 重慶盾深電子有限公司 | 1條滾振鍍金銀生產線(2萬m2/a) | 正式生產 | 2 | 1090.11 | 1500 | 33.7 | 0.03 |
2條連續電鍍線(5萬m2/a/條) | 取消建設 | / | ||||||
1條鋁氧化試驗線 | 取消建設 | |||||||
6 | 重慶百鈺順科技有限公司 | 1條陽極氧化生產線(30萬m2/a) | 正式生產 | 30 | 941.61 | 1000 | 89.47 | 0.3 |
7 | 重慶吉錦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掛鍍鋅+鍍鋅鎳自動生產線1條(6.5萬m2/a) | 正式生產 | 30 | 2180.22 | 1000 | 64.08 | 0.3 |
滾鍍鋅自動生產線1條(10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
掛鍍裝飾鉻自動生產線1條(13.5萬m2/a) | 正式生產 | |||||||
8 | 重慶銅合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1條發黑處理生產線(4.4萬m2/a) | 正式生產 | 4.4 | 1014.72 | 600 | 17.74 | 0 |
2條熱處理生產線(1.1萬m2/a) | ||||||||
9 | 重慶皓博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自動掛鍍鋅線(5萬m2/年) | 取消建設 | / | 1014.72 | 400 | 43.91 | 0.31 |
1條自動掛鍍裝飾鉻線(8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8 | ||||||
10 | 重慶策勛科技有限公司 | 鍍銅(0.6萬m2/a) | 正式生產 | 1.47 | 1882.84 | 1000 | 3.41 | 0 |
鍍硬鉻(0.87萬m2/a) | ||||||||
11 | 重慶銅德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鍍鎳生產線(2萬m2/a) | 正式生產 | 9.68 | 1014.72 | 1200 | 22.75 | 0.2 |
1條陽極氧化生產線(7.68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
12 | 重慶恒創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1條鋁陽極氧化生產線(34.9萬m2/a) | 正式生產 | 35 | 2180.22 | 5000 | 80.19 | 0.34 |
1條陽極氧化打樣線(0.1萬m2/a) | ||||||||
13 | 大進合汽車配件(重慶)有限公司 | 1條久美特生產線(56萬㎡/a) | 生產線建設中 | 118.3 | 5084.72 | 20000 | 150.18 | 0.57 |
1條滾鍍鋅生產線(12.32萬㎡/a) | ||||||||
1條滾鍍鋅生產線(24.64萬㎡/a) | ||||||||
1條鋅鎳合金生產線(12.672萬㎡/a) | ||||||||
1條脫脂+磷化生產線(12.672萬㎡/a) | ||||||||
14 | 美光環??萍迹ㄖ貞c)有 限公司 | 1條表面處理添加劑生產線 | 正式生產 | / | 1065.06 | / | 3.86 | 0 |
1條滾鍍鋅生產線(11.664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4.904 | 2000 | 29.56 | 0.069 | |||
1條滾鍍鋅鎳生產線(3.24萬m2/a) | ||||||||
15 | 英力電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2條陽極氧化自動生產線(69.9萬㎡/a) | 生產線建設中 | 70 | 2244.08 | 3500 | 108.853 | 0.58 |
1條陽極氧化打樣線(0.1萬㎡/a) | ||||||||
16 | 重慶安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條ABS塑膠電鍍生產線(51萬㎡/a) | 正式生產 | 51 | 4630 | 10000 | 128.21 | 0.057 |
17
| 重慶盈鋒不銹鋼有限公司 | 1條鍍銅鎳生產線(15.7萬m2/a) | 正式生產 | 15.7 | 2029.44 | 1000 | 42.07 | 0.063 |
1條鍍錫生產線(2.6萬m2/a)) | 整體搬遷 | / | ||||||
1條鍍鉻生產線(3.0萬m2/a) | ||||||||
1條鋁合金生產線(2.3萬m2/a) | 取消建設 | / | ||||||
18
| 重慶勝合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化學鎳生產A線(2.6406萬㎡/a,其中0.162萬㎡/a,后段生產線2.4786萬㎡/a) | 生產線建設中 | 7.3906 | 1065.06 | 1000 | 18.15 | 0.042 |
1條化學鎳生產B線(2.5萬㎡/a) | ||||||||
1條鍍金生產線(1.25萬㎡/a) | ||||||||
1條鍍銀生產線(1萬㎡/a) | ||||||||
19 | 重慶遠輝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鋁合金化學鎳生產線(7.2萬㎡/a) | 生產線建設中 | 14.64 | 941.42 | 500 | 32.23 | 0.14 |
1條鐵件化學鎳生產線(0.72萬㎡/a) | ||||||||
1條鋁合金裝飾鉻生產線(6.72萬㎡/a) | ||||||||
20 | 鑫潤材料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1條表面添加劑生產線 | 生產線建設中 | / | 2582.48 | 1500 | 23.1 | 0 |
21 | 重慶銘陽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滾鍍鋅生產線(6.3萬㎡/a) | 正式生產 | 18.9 | 1268.79 | 2000 | 60.17 | 0.0625 |
22 | 重慶新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 1條掛鍍鋅生產線(12.6萬㎡/a) | 生產線建設中 | 15.12 | 1309.72 | 1500 | 69.5 | 0.0625 |
23 | 重慶利臻科技有限公司 | 1條鎂合金生產線(3.84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6.72 | 941.42 | 500 | 43.2 | 0.0625 |
24 | 重慶億朋科技有限公司 | 1條掛鍍鋅生產線(3.6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8.48 | 1129.63 | 1500 | 36.6 | 0.0625 |
25 | 重慶盈路通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陽極氧化自動生產線(34.56萬m2/a); | 正式生產 | 34.66 | 1214.38 | 2500 | 88.458 | 0.5 |
26 | 重慶仁臨科技有限公司 | 1條掛鍍化學鎳生產線(8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2.86 | 1017.76 | 1500 | 44.77 | 0.079 |
27 | 重慶豪斯特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掛鍍裝飾鉻生產線(9.072萬m2/a) | 正式生產 | 9.072 | 1291.5 | 1000 | 53.16 | 0.0694 |
28 | 重慶技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1條滾鍍鋅生產線(6.3萬m2/a); | 正式生產 | 18.9 | 1268.79 | 1500 | 61.52 | 0.0694 |
29 | 重慶元亨秀吉電鍍有限公司 | 1條滾鍍鋅生產線(1.512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3.5467 | 1129.63 | 500 | 9.39 | 0.0694 |
30 | 重慶金朋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滾鍍鋅生產線(5.76萬m2/a); | 正式生產 | 12.48 | 1268.79 | 1200 | 43.08 | 0.0625 |
31 | 重慶晉辰科技有限公司 | 1條掛鍍鋅生產線(3.84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2.94 | 1235.89 | 1500 | 37.76 | 0.125 |
32 | 重慶艾布納浸滲科技有限公司 | 1條表面處理生產線(鈍化6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2 | 1214.38 | 1300 | 36.68 | 0.0625 |
33 | 曦望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條掛鍍鋅、鋅鎳生產線(10.5萬m2/a) 1條掛鍍鋅、鋅鎳生產線(10.5萬m2/a); | 生產線建設中 | 16.8 | 1291.5 | 1680 | 34.02 | 0.0625 |
合計 | / | / | 674.1533 | 51898.42 | 76580 | 1703.511 | 5.2707 | |
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規模 | / | / | 2037 | 100100 | / | 3320 | 18 | |
富余提供能力 | 1362.8467 | 48201.58 | / | 1616.489 | 12.7293 |
注:1)一期廠房、二期已建成廠房均已投入使用,因此按一二期規模進行統計。2)盾深、皓博、盈鋒、鵬雷取消建設的生產線未計入本次電鍍規模的統計內。
各企業生產線運營、自建防治措施、各類廢水、各類污染因子排放情況見下表。
表2.2?6 科技園區入駐企業廢氣污染源及防治措施一覽表(數據來自環評核算)
序號 | 企業名稱 | 環保治理措施 | 廢氣污染物排放量(t/a) | ||||||||||||
廢氣塔 | 風量 | 氯化氫 | 二氧化硫 | 鉻酸霧 | 硫酸霧 | 氰化氫 | 氮氧化物 | 非甲烷總烴 | 顆粒物 | 氟化物 | 氨氣 | ||||
數量 | 高度 | 位置 | |||||||||||||
1 | 重慶鵬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1幢 | 35000m3/h、35000m3/h、22000m3/h | 0.108 | / | / | / | / | / | / | / | / | / |
2 | 重慶威銘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2幢 | 25000m3/h、5000m3/h | 0.017 | / | 0.0026 | / | / | / | / | / | / | / |
3 | 重慶安美科技有限工程銅梁分公司 | 3套 | 25m | 1幢 | 15000m3/h、10000m3/h、5000m3/h | 0.0047 | / | / | 0.0028 | 0.0009 | 0.343 | / | / | / | / |
4 | 重慶眾達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2幢 | 39000m3/h、14200m3/h | 0.033 | / | 0.00164 | / | / | / | / | / | / | / |
5 | 重慶盾深電子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1幢 | 21000m3/h、16000m3/h | 0.0835 | / | 0 | 0.0157 | 0.0217 | / | / | / | / | / |
1套 | 25m | 1幢 | 14000m3/h(未建設) | ||||||||||||
6 | 重慶百鈺順科技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2幢 | 39000m3/h、22000m3/h、22000m3/h | / | / | / | 0.041 | / | 0.2583 | / | / | / | |
7 | 重慶吉錦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4套 | 25m | 4幢 | 24500m3/h、13500m3/h、30000m3/h、6000m3/h | 0.19 | / | 0.0003 | / | / | / | / | 4.36 | / | / |
8 | 重慶銅合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1套 | 25m | 1幢 | 2000m3/h | 0.0165 | / | / | / | / | / | 0.114 | / | / | / |
9 | 重慶皓博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3幢 | 49000m3/h、49000m3/h、14000m3/h | 0.0717 | / | 0.00106 | / | / | / | / | / | / | / |
10 | 重慶策勛科技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1幢 | 12000m3/h、18000m3/h、4000m3/h | 0.00346 | / | 0.000082 | / | / | / | 0.1225 | 0.0148 | / | / |
11 | 重慶銅德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套 | 25m | 3幢 | 15500 m3/h | / | / | / | 0.031 | / | 0.083 | / | / | 0.005 | / |
12 | 重慶恒創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40000 m3/h | / | / | / | 0.1087 | / | 0.216 | / | / | / | / | |
25000 m3/h | |||||||||||||||
13 | 大進合汽車配件(重慶)有限公司 | 5套 | 25m | 4幢 | 11088 m3/h | 0.0054 | 0.138 | / | / | / | 0.454 | 2.499 | 1.568 | / | / |
25344m3/h | |||||||||||||||
25344m3/h | |||||||||||||||
25344m3/h | |||||||||||||||
25344m3/h | |||||||||||||||
14 | 美光環??萍迹ㄖ貞c)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英力電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5套 | 25m | 3幢 | 45000 m3/h | / | / | / | 0.2169 | / | 0.2737 | / | / | / | / |
45000m3/h | |||||||||||||||
45000m3/h | |||||||||||||||
50000m3/h | |||||||||||||||
50000m3/h | |||||||||||||||
16 | 重慶安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4套 | 25m | 8幢 | 52000 m3/h | 0.0654 | / | 0.00041 | 0.3198 | / | / | / | / | / | 0.0096 |
60000m3/h | |||||||||||||||
78000m3/h | |||||||||||||||
55000m3/h | |||||||||||||||
17 | 重慶盈鋒不銹鋼有限公司 | 8套 | 25m | 4幢 | 55000 m3/h | 0.1373 | / | 0.0001 | / | 0.0013 | 0.0292 | 0.5 | 1.438 | / | / |
36000m3/h | |||||||||||||||
23000m3/h | |||||||||||||||
5000m3/h | |||||||||||||||
25000m3/h | |||||||||||||||
43500m3/h | |||||||||||||||
17500m3/h | |||||||||||||||
18 | 重慶勝合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7幢 | 26000m3/h | 0.048 | / | / | / | 0.0004 | / | / | / | / | 0.0005 |
10000m3/h | |||||||||||||||
19 | 重慶遠輝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4套 | 25m | 3幢 | 35000m3/h | 0.0075 | / | 0.0002 | 0.0476 | 0.0022 | 0.2488 | / | / | 0.0126 | / |
20000m3/h | |||||||||||||||
50000m3/h | |||||||||||||||
20 | 鑫潤材料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1套 | 25m | 8幢 | 50000m3/h | 0.00000514 | / | / | / | / | / | / | 0.051 | / | 0.001 |
21 | 重慶銘陽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8幢 | 36000m3/h、20000m3/h | 0.064 | / | / | / | / | / | / | / | / | / |
22 | 重慶新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3幢 | 35000m3/h、55000 m3/h | 0.0763 | / | 0.0005 | / | / | / | / | / | / | 0.0312 |
23 | 重慶利臻科技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3幢 | 35000m3/h、35000m3/h、18000m3/h | 0.045 | / | 0 | 0.0974 | / | / | / | / | / | / |
24 | 重慶億朋科技有限公司 | 4套 | 25m | 7幢 | 26500m3/h、26500m3/h、35134m3/h、26500m3/h | 0.094 | / | 0.00013 | 0.034 | 0.001 | 0.138 | / | / | / | / |
25 | 重慶盈路通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8幢 | 35000m3/h、13000m3/h、2000m3/h | 0 | / | / | / | / | / | / | 0.29 | 0.083 | 0.017 |
26 | 重慶仁臨科技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3幢 | 26500m3/h、2000m3/h | 0.073 | / | / | 0.1912 | / | 0.017 | / | / | 0.015 | 0.253 |
27 | 重慶豪斯特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套 | 25m | 3幢 | 10000m3/h、36000m3/h、 20000 m3/h | 0.1378 | / | 0.0003 | / | / | 0.639 | 0.03 | / | / | / |
28 | 重慶技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8幢 | 10000m3/h、36000m3/h | 0.049 | / | / | / | / | / | / | / | / | / |
29 | 重慶元亨秀吉電鍍有限公司 | 2套 | 25m | 7幢 | 45000m3/h、20000m3/h | 0.00609 | / | 0.00013 | / | / | / | / | / | / | 0.0084 |
30 | 重慶金朋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 | 25m | 3幢 | 30000m3/h、20000m3/h | 0.0538 | / | / | / | / | / | / | / | / | / |
31 | 重慶晉辰科技有限公司 | / | 25m | 4幢 | 4000m3/h、45000m3/h、45000m3/h、26000m3/h | 0.028 | / | 0.00004 | / | / | / | / | / | / | / |
32 | 重慶艾布納浸滲科技有限公司 | / | 25m | 3幢 | 6000m3/h、6000m3/h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 重慶曦望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 | 28m | 8幢 | 50000m3/h、45000m3/h | 0.0679 | / | / | / | / | / | / | / | / | / |
合計 | 1.4864 | 0.138 | 0.007492 | 1.1061 | 0.0275 | 2.7 | 3.2655 | 7.7218 | 0.1156 | 0.3207 |
表2.2?7 入駐企業廢水產排情況統計
序號 | 企業名稱 | 環評核算新鮮水用水量(m3/d) | 環評核算園區提供回用水及蒸汽冷凝水量(m3/d) | 環評核算園區提供總水量(m3/d) | 環評核算企業電鍍廢水產生量(m3/d) | 環評核算企業總廢水排放量(m3/d) |
1 | 重慶鵬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86.41 | 40.95 | 127.36 | 88.89 | 66.02 |
2 | 重慶威銘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8.9 | 12.98 | 41.88 | 40.74 | 24.69 |
3 | 重慶安美科技有限工程銅梁分公司 | 31.07 | 16.82 | 47.89 | 40.21 | 26.88 |
4 | 重慶眾達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47.36 | 15.65 | 63.01 | 52.22 | 40.06 |
5 | 重慶盾深電子有限公司 | 4.87 | 5.71 | 10.58 | 9.47 | 7.40 |
6 | 重慶百鈺順科技有限公司 | 89.47 | 23.01 | 112.48 | 95.62 | 76.27 |
7 | 重慶吉錦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64.08 | 31.45 | 95.53 | 81.83 | 56.83 |
8 | 重慶銅合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2.3 | 15.44 | 17.74 | 13.88 | 14.15 |
9 | 重慶策勛科技有限公司 | 3.41 | 1.06 | 4.47 | 2.76 | 2.56 |
10 | 重慶皓博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2.30 | 19.82 | 32.12 | 14.27 | 9.90 |
11 | 重慶銅德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2.75 | 18.92 | 45.79 | 39.9 | 18.72 |
12 | 重慶恒創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80.19 | 37.48 | 117.67 | 97.34 | 70.99 |
13 | 大進合汽車配件(重慶)有限公司 | 150.46 | 54.7 | 205.18 | 175.65 | 127.95 |
14 | 美光環??萍迹ㄖ貞c)有限公司 | 3.94 | / | 3.94 | 0.47 | 0.47 |
15 | 英力電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108.853 | 57.02 | 165.87 | 139.925 | 87.945 |
16 | 重慶安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28.21 | 105.23 | 233.44 | 206.51 | 104.87 |
17 | 重慶盈鋒不銹鋼有限公司 | 28.0 | 11.53 | 39.53 | 36.63 | 23.75 |
18 | 重慶勝合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18.15 | 11.9 | 30.05 | 25.97 | 27.05 |
19 | 重慶遠輝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2.23 | 18.9 | 50.53 | 45.34 | 27.66 |
20 | 鑫潤材料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23.1 | 0.1 | 23.2 | 8.2385 | 8.2385 |
21 | 重慶銘陽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8.51 | 21.66 | 60.17 | 52.35 | 32.49 |
22 | 重慶新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 36.86 | 32.64 | 69.5 | 60.46 | 29.8 |
23 | 重慶利臻科技有限公司 | 28.07 | 12.89 | 43.2 | 37.81 | 23.77 |
24 | 重慶億朋科技有限公司 | 23.71 | 15.11 | 36.6 | 32.23 | 20.06 |
25 | 重慶盈路通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57.168 | 31.29 | 88.458 | 78.224 | 43.172 |
26 | 重慶仁臨科技有限公司 | 28.72 | 16.05 | 44.77 | 39.57 | 24.25 |
27 | 重慶豪斯特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4.30 | 18.86 | 53.16 | 27.61 | 29 |
28 | 重慶技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36.50 | 25.02 | 61.52 | 54.29 | 30.35 |
29 | 重慶元亨秀吉電鍍有限公司 | 6.47 | 2.92 | 9.39 | 7.29 | 5.1 |
30 | 重慶金朋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27.85 | 15.23 | 43.08 | 38.06 | 23.54 |
31 | 重慶晉辰科技有限公司 | 24.79 | 12.96 | 37.76 | 31.82 | 21.02 |
32 | 重慶艾布納浸滲科技有限公司 | 24.79 | 12.96 | 36.68 | 31.938 | 20.238 |
33 | 重慶曦望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 30.85 | 18.55 | 52.42 | 45.99 | 28.57 |
合計 | 1364.641 | 734.81 | 2104.968 | 1753.5055 | 1153.7635 | |
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一期工程能力 | 3320 | / | / | 3600 | 2340(3840*0.6) |
注:盾深、皓博、盈鋒、鵬雷取消建設的生產線廢水未計入本次統計內。
表2.2?8 入駐企業廢水污染因子排放量統計
序號 | 企業名稱 | 分類 |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t/a) | ||||||||||
污染因子 | 化學需氧量 | 氨氮 | 總鉻 | 六價鉻 | 總鎳 | 總銅 | 總鋅 | 石油類 | 總磷 | 總氰化物 | 總銀 | ||
重潤 | 表三總量 | 39.6 | 6.4 | 0.117 | 0.023 | 0.018 | 0.238 | 0.792 | 1.584 | 0.396 | 0.158 | 0.013 | |
1 | 鵬雷 | 核準量 | 1.096 | 0.175 | 0.0050 | 0 | 0.0004 | 0 | 0.0219 | 0.044 | 0.011 | 0 | 0 |
2 | 威銘 | 核準量 | 0.1644 | 0.026 | 0.000836 | 0.000167 | 0.000026 | 0.001 | 0.0033 | 0.007 | 0.0016 | 0 | 0 |
3 | 安美 | 核準量 | 0.444 | 0.071 | 0.00005 | 0.00001 | 0.0001 | 0.0027 | 0.0089 | 0.018 | 0.0044 | 0.002 | 0.0002 |
4 | 眾達 | 核準量 | 0.661 | 0.106 | 0.0025 | 0.0005 | 0.0003 | 0 | 0 | 0.026 | 0.007 | 0 | 0 |
5 | 盾深 | 核準量 | 0.150 | 0.024 | 0 | 0 | 0.0000195 | 0.001 | 0 | 0.006 | 0.001 | 0.001 | 0.000031 |
6 | 百鈺順 | 核準量 | 1.2585 | 0.2014 | 0 | 0 | 0.00043 | 0 | 0 | 0.050 | 0.0126 | 0 | 0 |
7 | 吉錦 | 核準量 | 0.938 | 0.150 | 0.0035 | 0.0007 | 0.0004 | 0 | 0.0188 | 0.038 | 0.009 | 0 | 0 |
8 | 皓博 | 核準量 | 0.430 | 0.069 | 0.00295 | 0.00059 | 0.00033 | 0 | 0.009 | 0.017 | 0.004 | 0 | 0 |
9 | 策勛 | 核準量 | 0.042 | 0.007 | 0.0002 | 0.00003 | 0.00001 | 0.0003 | 0 | 0.002 | 0.0004 | 0 | 0 |
10 | 銅合 | 核準量 | 0.233 | 0.037 | 0 | 0 | 0 | 0 | 0 | 0.009 | 0.002 | 0 | 0 |
11 | 恒創 | 核準量 | 1.171 | 0.187 | 0 | 0 | 0.00056 | 0 | 0 | 0.047 | 0.012 | 0 | 0 |
12 | 銅德 | 核準量 | 0.309 | 0.049 | 0 | 0 | 0.0008 | 0 | 0.006 | 0.012 | 0.003 | 0 | 0 |
13 | 大進合 | 核準量 | 2.111 | 0.338 | 0.0064 | 0 | 0.0006 | 0 | 0.0422 | 0.084 | 0.021 | 0 | 0 |
14 | 美光 | 核準量 | 0.007 | 0.00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核準量 | 0.345 | 0.055 | 0.0014 | 0.0003 | 0.00005 | 0 | 0.007 | 0.014 | 0.003 | 0 | 0 | ||
15 | 英力 | 核準量 | 1.451 | 0.232 | 0 | 0 | 0.000672 | 0 | 0 | 0.058 | 0.015 | 0 | 0 |
16 | 安創 | 核準量 | 1.730 | 0.277 | 0.0085 | 0.0017 | 0.0024 | 0.0104 | 0 | 0.069 | 0.017 | 0 | 0 |
17 | 盈鋒 | 核準量 | 0.231 | 0.037 | 0.000529 | 0.000106 | 0.00016 | 0.00139 | 0.00462 | 0.0092 | 0 | 0.000925 | 0 |
18 | 勝合 | 核準量 | 0.227 | 0.036 | 0.0004 | 0.0001 | 0.0002 | 0.001 | 0.005 | 0.009 | 0.002 | 0.001 | 0 |
19 | 遠輝 | 核準量 | 0.415 | 0.066 | 0.0007 | 0.00014 | 0.0002 | 0.0025 | 0.0083 | 0.017 | 0.004 | 0.002 | 0 |
20 | 鑫潤 | 核準量 | 0.103 | 0.016 | 0.000009 | 0.000002 | 0.000002 | 0 | 0 | 0 | 0 | 0 | 0 |
21 | 銘陽 | 核準量 | 0.487 | 0.078 | 0.0019 | 0.0004 | 0 | 0 | 0.01 | 0.019 | 0.005 | 0 | 0 |
22 | 新美特 | 核準量 | 0.447 | 0.072 | 0.0036 | 0.0007 | 0.0005 | 0.003 | 0 | 0.018 | 0.004 | 0 | 0 |
23 | 億朋 | 核準量 | 0.301 | 0.048 | 0.0012 | 0.0002 | 0.0001 | 0 | 0.006 | 0.012 | 0.003 | 0 | 0 |
24 | 利臻 | 核準量 | 0.357 | 0.057 | 0.000225 | 0.000045 | 0.0004 | 0.002 | 0.007 | 0.014 | 0.004 | 0.001 | 0.00024 |
25 | 仁臨 | 核準量 | 0.3273 | 0.0524 | 0.0004 | 0.0001 | 0.0002 | 0 | 0.0065 | 0.0131 | 0.0033 | 0 | 0 |
26 | 盈路通 | 核準量 | 0.714 | 0.114 | 0.001124 | 0.000225 | 0.000332 | 0 | 0 | 0.029 | 0.007 | 0.003 | 0 |
27 | 豪斯特 | 核準量 | 0.435 | 0.07 | 0.0016 | 0.0003 | 0.0004 | 0.003 | 0 | 0.017 | 0.004 | 0 | 0 |
28 |